第178章 报国无门(2 / 3)

北方民众先拿下了蒙古,然后以蒙古的名义迷惑朝廷,倒也顺理成章。

但沉迷于秦淮河的温柔的那些士大夫,根本不相信一个女子,有那么大的能力做到罢了,可是朱昭熙的所作所为从来就是出其不意,从来不囿于陈规旧俗,思维仿佛从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些天马行空的做法,迂腐的士大夫们怎么可能想象得到呢。

当下朝廷大张旗鼓“北征”,却根本调不出真正的兵。空编制下,是一批批无辜百姓;所谓军需,不过是劫取民粮;所谓主将,竟是一个不谙兵事的小皇帝,和一个只会逢迎的内侍王振。

他曾想不通为何会有这么一场在他看来简直是滑稽的北征,可是代入朱昭熙的角度,渐渐也明白了,朱昭熙曾经在北方主持政务的时候,就一直说要涵养水土,说北方开发的时间太多了,已经没有了地力。

或许朱昭熙找到了一块类似于洪州的地盘,直接把北方的人口全部迁移到了那块地盘,这么多年后王振他们终于发现了整个北方人去楼空,这才有胆子,和他们想象当中的蒙古人斗上一斗,收复所谓的失地吧。

可就算如此,他们能胜利么,以他对朱昭熙的了解,朱昭熙恐怕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留了后手,一个根本没有过战阵经验的小皇帝和趋炎附势的权宦,恐怕根本就不是朱昭熙的对手。

他想上书弹劾王振,谏止亲征。可他早已不是朝堂大员,只是一个钱塘县学政罢了。/想请人代为上书,却无一人肯应。他的名字,如今不过是“虞王旧部”、“异志之臣”的代名词。

他感到自己仿佛坐在一堵厚厚的墙外,明知墙内正在着火,烟雾腾腾,却连敲门的机会都没有。

他苦笑。一个曾在五省握政的总按察使,如今连写一奏折的权力都失去了。

他听说那二十万卫所军,有一多半其实是临时拼凑的流民。南直隶几个州府,近来都在秘密输送壮丁,连县学的弟子都遭强征。他的一个学生——不过十六岁——就被抓走,至今无音信。

他去县衙申诉,对方冷冷地回一句:“奉旨征调,于大人若有不满,可向朝廷状告本官。”

他还记得那日,从钱塘江边回来的路上,看到大批百姓涌向码头,准备投奔藩王所辖之地。有的是南洋,有的是琉球,更多的是虞国,他们肆无忌惮的在沿海招募移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官府对这些外迁之人一无所措,只是暗中遣人监视,劝导不得其门。有些士大夫还在唱高调,说什么“舍土逃邦,不忠不义”,可他们自己又

最新小说: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祁同伟:扛匾跪军区,家父赵蒙生 葬活人,抬鬼棺,我为阳间巡逻人 小惊喜 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