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就是一个原始丛林,这样的地方必须集中力量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开发整个虞国,这也是对虞国所有人最好的选择。
在课堂上他的学生也有过这些问题“周老师,其他国家都在和富商共治,咱们为什么要扫黑除恶,要严打控制这些富商和利益阶层呢?” 。
对此,他的回答毫不犹豫,毫不避讳:“黄巢消灭了门阀,陛下消灭了士大夫。他们两人其实都是在做类似的事情,扫除原有的利益阶层,构建新的利益阶层。”
“黄巢之后,新的利益阶层是士大夫阶层,从原来的皇帝与世家共天下,到宋朝的与士大夫共天下,而这次消灭了士大夫阶层之后,每个国家都要选择新的支持者。
其他国家选择与少数精英合作,延续 “少数治多数” 的传统;而陛下选择的是与平民百姓站在一起,用多数人的力量对抗特权阶层。”
这个发现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让周蕙彻夜难眠。他意识到,朱昭熙正在尝试的,是让 “家天下” 转变为 “共天下” 的千古壮举。看到朱昭熙这样的壮举,他怎么可能不参与其中,真正为普通百姓做一些实事,为百姓创造出千世万世的好日子。
但是也知道朱昭熙的能力,只要有她在一天,中央、政治机构、军事机构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政治体制这些也会逐渐完善,但是民间启蒙的问题,真正得到民间认可的问题,朱昭熙一个人也很难做到。
于是他就冒出了一个想法,帮朱昭熙记录她的思想,总结她的理论,深入民间,去给普通百姓宣传朱昭熙的思想,其教授学生,让学生们继承朱昭熙的思想理论,让朱昭熙的思想传遍虞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开始整理朱昭熙历年讲话,将 “权力属于人民”“均贫富非劫富” 等理念归纳成通俗读本。第一本《虞国新制百问》油印成册时,他在扉页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巡讲之路艰辛,他带着学生用快板唱约法条款,把土地政策编成民谣,甚至将举报流程画成连环画。每次的巡讲,他都能听到人群中爆发的掌声,让他看到希望的火种正在蔓延。
随着巡讲深入,周蕙的学生们自发成立宣讲队。《坤泽日报》开始连载他的《新体制释义》,来信从虞国各地飞来。
乡村教师询问如何在夜校开课,商人请教新税制下的经营之道,甚至有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索要改革资料。1451 年夏,周蕙在坤泽大学成立 “民生研究社”,首批学员里有退伍士兵、纺织女工,还有偷偷跑来听课的洪州商会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