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武洲来袭(1 / 3)

改革的齿轮在虞国的土地上缓缓转动,朱昭熙的脚步尚未停歇。当她正率领团队深入海晏省的工厂与农庄,试图将劳动党的组织根基扎进基层时,军事委员会的加急密报打破了改革进程的节奏。

海军大西洋舰队海岸巡逻舰队在北熙洲西海岸外海遭遇并击毁了一支来自武洲葡萄牙国的探索舰队,而对方舰船的技术水准,已超出了虞国情报体系的预估。

海军的战报详细记录了交锋过程。葡萄牙舰队共有五艘帆船,虽被虞国舰队击沉三艘、俘获两艘,但残存舰船的船体结构、帆索系统及火炮配置,经技术部门拆解分析后得出结论:其水平已不低于大明联邦内楚国、鲁国等中等藩国的主力海船。

这一判断让军事委员会的将领们面色凝重——楚国与鲁国的海船,凭借大明核心技术的辐射,早已具备跨洋航行与远洋作战的能力,而武洲葡萄牙此刻展现的技术水准,意味着他们的舰船已突破了“近海探索”的局限,具备了全球航行的硬件基础。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模仿。”工业部负责技术的官员在呈给朱昭熙的报告中指出,“葡萄牙舰船的龙骨结构采用了水密隔舱设计。

火炮铸造工艺虽略粗糙,但炮管长度与射程已接近我国五年前的制式装备。他们的航海罗盘与星象定位工具,精度远超我们对武洲技术的认知。”

更让朱昭熙警觉的是时间线的错位。在她的记忆中,原历史上哥伦布的航行尚需数十年,但虞国对外情报局的情报显示,葡萄牙当下并无类似“哥伦布”的关键人物出现。

这意味着两种可能性:要么是武洲国家在外部压力下爆发了技术潜力,要么是大明联邦内部的技术外流已悄然发生。

大明联邦的技术体系向来以朱家为核心纽带,虽各藩国间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但基于共同的血缘与对抗伪明的历史,核心技术的代差被严格控制。

楚国、鲁国等国的海船技术,本质上是大明联邦各大国技术下放的产物,其跨洋能力的基础,源于大明从帝国时代的永乐时期到大明联邦时代,数代航海经验的积累与船舶工程的迭代。如今葡萄牙突然掌握类似技术,朱昭熙的第一反应是:联邦内部必有“内鬼”。

“封锁武洲是联邦的共识,”朱昭熙在临时召开的核心幕僚会议上敲击着舆图,“从南亚到南洋,联邦藩王们的属地早已将土着男性清除,他们对武洲的态度向来是彻底封锁,设置对武洲的信息茧房。

一旦武洲人知晓大明联邦在海外的所作所为,六千万至七千万人口的反抗力量,足以动摇联邦各大国的

最新小说: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小惊喜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葬活人,抬鬼棺,我为阳间巡逻人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