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小国之心(2 / 3)

生存需求视而不见。

愤恨他们的吝啬——明明掌握着领先的技术,却对小国实施严格的封锁,连基础的工业图纸都不愿共享;更愤恨这种“不平等”的秩序——凭什么大国天生就该主导一切,小国就只能依附生存?

“朱家血脉?兄弟亲情?”朱佶焞低声冷笑,指尖重重按在沈国的位置上,“在资源与实力面前,这些不过是虚伪的遮羞布。”

他即将年满六十,耳顺之年本该是安享尊荣的时刻,但他却被一种紧迫感深深攫住。沈国在他的治理下虽有起色,但根基仍浅:狭小的国土限制了农业发展,贫乏的矿藏制约着工业起步,连维系海军的舰船零件,都需从扬国高价进口。

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孙子能否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守住沈国的国祚,更不知道小国在大国的夹缝中还能挣扎多久。

任期将满的这两年,朱佶焞不再掩饰对现有秩序的不满。他开始暗中联络蜀国、岷国、代国等十余个处境相似的小国,形成秘密的“新联邦同盟”。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打破大国主导的格局,为小国争取平等的发展权。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常规的政治博弈早已证明无效,大国的军事威慑更是如同悬顶之剑。

直到他看到葡萄牙舰队在煦洲东海岸出现的情报。起初,他对武洲的技术发展并未在意,但当技术部门分析出葡萄牙的造舰能力和技术发展速度之后,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型——借力武洲。

朱佶焞重新审视世界格局:武洲经过文艺复兴,思想与技术正处于爆发前夜,其潜力不容小觑。尽管目前单个武洲国家的实力尚不及大明联邦的中等藩国,但一旦他们被外部压力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其动员能力将极为恐怖。

而大明联邦看似庞大,内部却矛盾重重:大国间为争夺资源明争暗斗,对小国的压制又激化了阶层矛盾。“以团结对抗分裂”——朱佶焞在地图上一圈又一圈的描摹着武洲的轮廓,“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从来都不缺。”

他并非指望武洲能彻底击败大明联邦,那显然不现实。他的算盘在于“消耗”:只要武洲的威胁足够大,大国就不得不将资源投入远洋防御,其内部的控制力与对小国的压制力便会减弱。

而沈国作为“新联邦同盟”的核心,若能在暗中持续向武洲输送技术与资源,便能在大国与武洲的博弈中扮演关键角色。待大国实力被严重消耗,小国同盟便有机会崛起,甚至取代现有大国,成为新的联邦主导者。

“沈国的未来,不在大国的施舍里,而在秩序的崩塌与重建中。

最新小说: 葬活人,抬鬼棺,我为阳间巡逻人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小惊喜 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