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让小国代理人当选总理,宁国的大国地位将岌岌可危。
选举会议的核心争议,在于总理人选的提名。中小藩国联盟力推两个候选人,一个是辽国皇帝朱贵燰,另一个是蜀国皇帝朱悦??,这两个人都已经超过五十岁,算是大明联邦年纪最大的几人之一,如果是依据年龄,辽国皇帝毫无疑问可以当选。
朱佶焞虽已卸任,但仍以“前总理”身份列席,暗中为候选人造势:“联邦的团结,在于大小藩国的平衡。若总理之位不属于小国,那么小国将永远得不到发展。”
此言立刻引发宁国皇帝朱奠培的驳斥。他重重敲击桌面,语气强硬:“大国有大国的胸襟气度,小国只有小家子气,只在乎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顾整个联邦的集体利益,正是在这段时间,大国和小国之间的矛盾是最突出的,是最尖锐的,这正是小国皇帝担任总理的问题。”
朱奠培的表态并非孤例——明国皇帝朱祁钧、扬国皇帝朱瞻塙均点头附和。他们对朱佶焞时期小国联盟的“坑害”记忆犹新:技术外流、资源争夺、政策掣肘,种种行为让大国利益受损。
小国代表则据理力争。代国皇帝起身抗辩:“大国占据最好的土地、最多的资源,却对小国的发展视而不见。总理之位若不能反映中小藩国的声音,联邦何谈‘共治’?”
双方的争论持续数日,从资源分配到政策倾向,从技术共享到军事部署,议题不断延伸。核心矛盾始终围绕一个点:大国认为总理需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唯有大国领袖能担此任;小国则坚持“权力分散”,试图通过总理职位制衡大国。
可是无论小国说的有多么义正言辞,有多么天花乱坠,首先就过不去宁国这关,只要是关于辽国皇帝朱贵燰和蜀国皇帝朱悦??的提案,他一律投反对票,而其他大国也是要么弃权,要么跟着朱奠培投反对票,因为他们的一票否决权,会议一直处于僵局。
六个大国在会议之前就做好了沟通,这次大家一定不能再选出一个白眼狼出来,如果这次再选择一个小国皇帝成为总理,那么大明联邦真的有可能因为这次的选举,分崩离析,分析过后,大家最后把目光放到了越国皇帝朱瞻壑的身上。
今年朱瞻壑已经56岁,算是大明联邦的大国之中唯一一个有资格参与大明联邦事务总理的选举的人,可是朱瞻壑是越国的皇帝,他自然代表了越国的利益,可是越国的利益不代表所有大国的利益。
因此就算大国推举朱瞻壑成为联邦事务总理,其他大国也必须做出一定的制约,在会议之前大国的领导人们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