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不像李蒸那般张扬,也不像赵谦那般锋芒毕露,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微微躬身,却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帐内所有人的目光。
就连刚才还在怒目而视的李蒸和赵谦,也不由自主地暂时收敛了气势,想听听这个深得主公信任的谋士有何高见。
李奇先是对着危全讽恭敬地行了一礼,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平和,却字字清晰,直抵核心:“主公,诸位同僚。依属下愚见,刘靖这头拦路虎的出现,于我军眼下之境遇而言,有好,亦有坏。”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关键在于我等如何应对。”
一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瞬间在帐内激荡起层层涟漪。
众人皆露疑惑之色,连危全讽也目光一凝,身体微微前倾:“哦?先生详言之。”
李奇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坏的方面,显而易见。”
“二帅饶州受挫,我军预想中之犄角之势被破,后方不稳,致使主公您陷入眼下进退两难之境地。
“此乃明患。”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洞悉人性的智慧:“然而,好的方面,却潜藏于这败绩之下,需细细品味。”
李奇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主公,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可明得失。”
李奇引经据典,开始阐述他的核心谋划:“敢问主公,可知汉末群雄逐鹿,那四世三公、名满天下的袁绍袁本初,与其弟袁术袁公路之事?”
危全讽博览群书,自然知晓:“袁氏兄弟,坐拥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天下谁人能及?”
“然则兄弟离心,各怀异志,内斗不休。袁术甚至在淮南称帝,最终兄弟二人非但不能合力共图霸业,反被兵不满万、地狭粮缺的曹操,抓住机会,于官渡一战击破袁绍。”
“后又逐步削平袁术,致使赫赫袁氏,灰飞烟灭,沦为天下笑柄。”
说到此处,他悚然一惊,已然明白了李奇的隐喻。
“主公英明!”
李奇适时送上赞誉,随即点破要害:“袁氏之败,非败于曹操之强,实败于兄弟阋墙之内耗!”
“此等前车之鉴,血泪教训,主公今日之处境,岂能不深察之,引以为戒?”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危全讽心中炸响。
他与危仔倡,不正隐隐有当年袁绍、袁术兄弟相争的影子吗?
若非刘靖此番重创危仔倡,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