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的手段,那些分化拉拢、孤立自己的言辞……
这一切都透着一股不属于张颢的阴狠与缜密。
徐温早已想明白了。
“张颢一介屠夫,勇则勇矣,何来此等明升暗降、釜底抽薪的阴狠毒计?”
“他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严可求身为扬州司马,城中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耳目,自然早就知晓此事,所以脸上并无半分惊讶。
他只是沉默。
但这沉默,在徐温看来,却比任何拒绝的话语都更让他心寒。
徐温知道,自己与严可求之间,早有嫌隙。
当年,严可求不过是他府上一个微末门客,是他徐温慧眼识珠,一手提拔,将他引荐给先王杨行密,才有了今日位高权重的扬州司马。
可他也清楚,先王长子杨渥之死,虽然是张颢亲自动的手,但自己却是幕后的推手之一。
在严可求这种深受儒家教化、讲究君臣大义的“正人君子”心中,自己与张颢一样,都是弑君篡逆的乱臣贼子。
“文安!”
徐温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压抑的恳求,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哀求。
他放下了所有枭雄的尊严,像一个溺水者,向着岸上唯一可能伸出援手的人呼救。
“看在多年情分上,还请救我一救!”
恩情与怨恨,忠义与现实,在严可求心中激烈地交战。
他想起了当年在徐府为客,穷困潦倒,是徐温慷慨解囊,与他彻夜长谈,引为知己。
也想起了殿上那个被他们联手逼宫的傀儡新王杨隆演,那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恐惧与无助。
这场改变了整个江南格局的血腥政变,自己虽然没有参与,却也做了可耻的沉默者。
良久,良久。
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铜炉里香料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严可求终于缓缓抬起头,迎上徐温那充满期盼的目光,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往后,我与徐公,便两不相欠。”
一句话,如快刀斩乱麻,斩断了过往数十年的恩怨纠缠,也给出了一个沉重的承诺。
我今日帮你,是还了你昔年的知遇提携之恩。
自此之后,你我只是同僚,再无私谊。
你的阳关道,我的独木桥,再不相干。
徐温何等人物,瞬间便明白了其中所有未尽之意。
他看着严可求那双清明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同情,只有一种壮士断腕般的决绝。
胸中翻腾的万千情绪最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