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端坐主位,厅堂内茶香袅袅,他的目光落在林婉身上。
除了已然投效的林博,这位才名远播的林家才女,他同样不打算放过。
况且,当初为了蜂窝煤生意,与王冲几乎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林婉几乎都在旁作陪,每每开口,都鞭辟入里,直指核心。
刘靖轻笑一声,那笑声不大,却轻易打破了厅堂内礼节性的宁静:“林娘子有何打算?”
林婉的嗓音清冽,如山间冰泉,带着一丝不经意的疏离:“留在歙州,帮着族中打理些许生意罢了。”
话语间,是大家闺秀的得体,却也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
刘靖放下茶盏,骨节分明的手指在紫檀木桌案上轻轻叩击,那沉闷的声响,仿佛敲在人的心上。
“林娘子博闻强记,学富才高,胸中自有丘壑万千。”
“若仅仅隐于幕后,与那些铜臭商贾之事为伴,着实可惜了。”
林婉闻言,纤长的睫毛微微一颤,嘴角牵起一抹几不可察的苦涩。
那清冽的声线,此刻也染上了幽幽的叹息。
“这世道,女子便是如此。”
“相夫教子,持家有道,已是万幸。”
刘靖听着,却不置可否。
他目光一转,掠过一旁正襟危坐的林博,最终又回到林婉身上,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烁着某种令人心悸的光芒。
“本官这里倒有一个差遣,关乎未来大计,却苦于寻不到一个合适的掌舵人。”
“此差遣,需掌事之人博学多才,通晓各类经义、诗词歌句,又要机敏练达,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乾坤。”
“哦?”
此话一出,林博与林婉都感到了一丝意外。
林婉来了兴致,主动追问道:“不知刺史所言,是何差遣?”
刘靖嘴角轻扬,缓缓吐出了一个词。
“进奏院。”
话音落下,刘靖敏锐地捕捉到,林婉眼中刚刚燃起的那一抹光亮,瞬间黯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困惑,甚至……是失望。
他心中了然。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所谓的“进奏院”,源自汉时,不过是朝廷内部传抄官文的机构。
内容无非是皇帝起居、大臣奏疏、官员迁黜这些。
对于山高路远的地方官而言,这确实是他们获取中枢消息的唯一途径,否则连皇帝换了人都可能不知道。
但这东西,太慢了。
十日一审,甚至一月一审。
就比如那杨吴治下的进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