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万一罢了。若论贤才,似指挥这般定鼎江南、安社稷于危难的国之柱石,方为我辈楷模。”
他将“定鼎江南”四字咬得极重,像是在提醒徐温,你屁股底下还不干净,别急着把手伸太长。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无声地碰撞出火花。
青阳散人敏锐地察觉到,在自己说出“定鼎江南”四字时,徐温那只按在刀柄上的手,拇指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位权倾淮南的枭雄,在短暂的失态后,反而笑得更加和煦,只是那笑意越看越假。
他松开刀柄,抚掌道:“先生所言极是。刘刺史忠君体国之心,天地可鉴,本官佩服。”
他话锋一转,目光在青阳散人那张玄铁面罩上停留了片刻,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既然刘刺史有此匡扶大唐之志,那本官自当鼎力支持。”
“这样吧。”
徐温慢条斯理地说道,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为表诚意,我淮南即刻起,便不再向歙州索要一兵一卒,一钱一粮。”
此话一出,青阳散人身后的几名副使,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但青阳散人心中却是一沉。
只听徐温继续说道:“不止如此,我淮南还会替刘刺史,挡住北面朱温贼寇,让他可以安心在江西,施展手脚,建功立业。”
“只是……这刀枪无眼,战事一起,钱粮消耗便如流水。”
“万一哪天,我淮南将士衣食无继,挡不住那朱贼了……”
徐温摊了摊手,脸上露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看着青阳散人,笑道:“到那时,就只能靠刘刺史,独力擎起我大唐在南方的最后一片天了。”
“希望刘刺史,不要让天下人失望啊。”
这番话,阴险至极!
他表面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又是“不索要钱粮”,又是“帮忙挡住朱温”,仿佛一个宽宏大量的盟主。
但实际上,他句句都在讥讽刘靖“实力弱小”、“偏安一隅”,并暗中威胁。
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是一种将刘靖放在“被保护者”位置上的羞辱!
青阳散人心中念头急转,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只是对着徐温,再次深深一揖。
“下官,替我家主公,多谢徐指挥的‘厚爱’了。”
他将“厚爱”二字,说得意味深长。
“好说,好说。”
徐温大笑着挥了挥手,仿佛真的只是在提携一个后辈。
“既如此,那本官便静候刘刺史的佳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