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呛出泪花,白皙的脸上也蹭了几道黑灰。
刘光天站在一旁,看着儿子的窘态,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缓声道: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你塞得太满,它喘不过气,自然只冒烟,不起焰。”
他拾起地上的烧火棍,轻轻拨开儿子塞得密实的柴堆,在中央挑出一个空腔,又将几根细柴支成三角。
那将熄未熄的火种触到空气,忽地一窜,金黄的火苗便欢快地跃动起来,照亮了昏暗的灶间。
“看,留出空当,有了余地,火才能烧旺。”刘光天放下烧火棍,“这道理,放在哪里都一样。”
刘振华抬起手,用还算干净的手背抹了一下额角的汗与烟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了悟:
“爸,我知道了。”他知道,父亲教的,从来不止是烧火
刘光天打开带来的食材——上好的酱牛肉,还有一大袋劲道的面条。
他熟练地将牛肉切成薄片,又找出厨房里仅有的几棵青菜洗净。
当铁锅里的水开始沸腾,面条下锅,蒸腾的热气弥漫在整个简陋的厨房。
刘振华努力控制着火候,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看着父亲在灶台前沉稳忙碌的背影,看着那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却又莫名和谐的画面,忽然理解了父亲此行的深意——这不仅是一次考察,更是一次身体力行的教育。
外面传来了孩子们下课嬉闹的声音,隐约还能听到刘老师在维持秩序。
厨房里的烟火气,与破败的土墙形成了奇特的对比,却让这片山坳里,第一次有了熨帖人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