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营商环境一定是温暖的、讲信义的。在这里投资,我们放心。”
“华兴”与“刘振华”,从此超越了企业与个人的范畴,融入了蜀都的城市肌理,成为其精神名片的一部分。
它无声地宣告:在这里,善良不会被辜负,付出终将被铭记。
这份由民心与官方共同铸就的“金身”,成为了蜀都最独特、也最动人的竞争优势。
港岛,华兴集团顶层董事长办公室。
维多利亚港的夜色璀璨如星,而办公室内的气氛却格外庄重。
刘光天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仔细聆听着儿子刘振华汇报蜀都项目的完成情况。
秘书轻叩门扉,将一份重要文件呈递到办公桌上。
那是一封盖着蜀都省政府鲜红印章的感谢信,旁边整齐摆放着"蜀都荣誉市民"证书副本,以及数份报道"十里长街送别"和"省政府高度赞扬"的报纸。
刘光天抬手示意暂停汇报,郑重地展开感谢信。
当他的目光落在吴省长亲笔添加的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华兴之实践,堪为时代楷模"
一行字时,指尖轻轻颤动。
他细细品读着每一个字,指腹温柔地抚过那方庄严的印章,仿佛在感受这几年来每一个决策落地生根的分量。
良久,他缓缓放下信件,目光欣慰地望向坐在对面的儿子。
三年的历练让刘振华褪去了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坚毅,肤色也被蜀地的阳光镀上了一层成熟的光泽。
"振华,"刘光天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
"你做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他站起身,绕过办公桌,出人意料地没有先碰那封意义非凡的感谢信,而是拿起刊载着十里长街照片的报纸。
"你看,"他指着照片上涌动的人潮,声音微微发颤,
"这就是我们当初制定这个战略时,最希望看到的画面。
你完美地践行了华兴的理念,把我们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他的语气渐渐充满力量:
"还记得当初我们决定走这条路时,我说过什么吗?
真正的企业,不仅要创造财富,更要创造价值。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理念的正确性。"
刘光天将手轻轻放在儿子肩上,眼中闪着欣慰的光:
"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你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华兴发展道路的认可。
你让'授人以渔'的理念在蜀都生根发芽,让华兴的名字与责任、担当紧紧相连。"
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