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晚会的热潮逐渐在规律的校园生活中平息,但苏寒在国防科大的声望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依然是那个专注学习、刻苦训练的学员,只是如今无论他走到哪里,收获的都不再仅仅是好奇与崇拜,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天下午,《战役指挥概论》课结束后,陈国华教授收拾好教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目光扫过教室,最终落在正在整理笔记的苏寒身上。
“苏寒,你留一下。”
教室内尚未离开的学员们都听到了这句话,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过来,带着些许好奇。
李振、王涛和刘斌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先行离开。
苏寒起身,走到讲台前:“陈教授。”
陈国华教授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笑意,他示意苏寒跟上,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教室,来到走廊僻静的窗边。
“晚会我看了,线上看的。”陈教授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赞许,“那首《如愿》,很好。不是技巧多好,是立意和情感,直指人心。没想到你在文艺方面也有这样的悟性。”
“教授过奖了,只是有感而发。”苏寒谦逊地回答。
陈教授摆摆手,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今天找你,是有件正事。半个月后,在鹰酱的西点军校,将举办一场国际军校论坛暨军事交流活动。”
苏寒眼神微动,但没有打断。
陈教授继续道:“这个论坛规格很高,旨在探讨军事教育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促进各国军校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当然,交流不止于纸上谈兵,还包括军事技能的切磋展示。”
“届时,会有鹰酱、倭国、泡菜国、熊国、日不落、雄鸡国等二十多个世界主要军事国家的顶尖军校学员参加。”
“我们学校,作为我军高等军事教育的重镇,自然也在受邀之列。总部经过研究,决定选派一个七人学员代表团参加。”
陈教授看着苏寒,目光中带着期待,“代表团成员主要以大四即将毕业的优秀学员为主,他们理论基础扎实,外语水平也过硬。”
“但带队领导和组委会认为,还需要一个在实战经验、临场应变和军事技能上能真正拿得出手、镇得住场子的成员。”
“所以,我向组委会推荐了你。”
陈教授语气沉稳,“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去见识一下世界其他强国未来的军官们?和他们过过招,也让他们看看,我们华夏的年轻军人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