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位,是气象海洋学院的陈璐,负责战场环境分析和预报,可别小看天气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一位看起来文静但目光坚定的女学员补充道。
这六人都是科大本届大四学员中的佼佼者,代表了学校在不同军事技术领域的顶尖培养水平。
他们看向苏寒的目光中,除了好奇,也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毕竟,苏寒的名气太大,而且是以“特殊身份”加入的进修学员。
苏寒不卑不亢,与众人一一见礼:“各位班长好,我是苏寒,来自粤州军区,现在在指挥军官进修班学习。这次交流,请多指教。”
这时,那三名便装人员也走了过来。
为首的一位四十多岁,气质干练的女性微笑着开口:“秦上校,各位同学,你们好。我们是央妈军事频道的报道团队,我是记者兼本次随行报道组组长,杨帆。”
她指了指身后两位年轻的同事,“这是摄像张磊,编导刘倩。这次交流活动,国内民众非常关注,我们将负责全程的记录和报道,希望能将各位的风采完美呈现。”
“杨记者,辛苦了。希望我们合作愉快。”秦风与杨帆握了握手,显然之前已经对接过。
相互介绍完毕,秦风将众人召集到一起,神色严肃起来:“同志们,人都到齐了。这次赴美参加国际军校论坛,意义重大。我们八人,全部来自国防科大!”
“我们代表的是学校的荣誉,更是华夏军队的形象和未来。在交流中,要秉持学习借鉴、友好竞争的态度,既要展现我们开放自信、科技兴军的风貌,也要在涉及原则和国家荣誉的问题上,寸步不让!”
“关于装备运输,”秦风指了指旁边那些密封箱,“我们已经按照国际惯例和对方要求,办理了全部手续。”
“所有参展和用于比试的轻武器、光学器材、单兵通讯设备等,都将通过外交渠道,由专门的军事运输机押运,与我们同期抵达。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由学校的后勤部门同志负责跟进。”
苏寒看了一眼那些箱子,里面应该就有他熟悉的95-1式自动步枪、92式手枪以及一些新型的单兵数字化装备。
这种由学校和国家层面共同负责运输保障的感觉,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此次任务的分量。
出发当天,天色微亮。
代表团全体成员,包括秦风上校、七名学员、央妈报道组三人,以及几名负责联络和后勤保障的学校工作人员,在机场的军方专用区域集合。
所有人都换上了笔挺的常服,精神抖擞。
那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