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将是您在校期间的主要联络人。”
苏寒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他望着窗外,知道这次的身份已然不同。
上次是学员,是参与者,是去“打擂台”;
这次是教官,是观察者,是来“探虚实”。角色转换,意味着策略和心态也需随之调整。
车辆驶过熟悉的西点门岗,卫兵检查了证件后肃然敬礼。
夜晚的西点校园比白天更显静谧和厚重,古老的石质建筑在月光下投下长长的阴影,仿佛蛰伏的巨兽。
入住塞耶酒店的过程很顺利。房间依旧简洁,视野开阔。
苏寒放下行李,没有立刻休息,而是站在窗边,俯瞰着夜色中轮廓模糊的“平原区”和远处流淌的哈德逊河。
他能感觉到,这座享誉世界的军校在平静的表象下,涌动着不服与挑战的暗流。
上次他让西点和它的盟友颜面尽失,这次他以“教官”身份归来,无疑是在某些人未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第二天清晨,苏寒依旧在六点准时醒来,进行例行的内息调养和硬气功修炼。
七点半,他换上笔挺的华夏军装常服,肩上的少校军衔熠熠生辉,对着镜子仔细整理好军容,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
他要以最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七点五十分,苏寒准时出现在约翰逊少校的办公室门外。
敲门,得到回应后推门而入。
约翰逊少校正坐在办公桌后,依旧是那副刻板的面容。
他看到苏寒,眼神复杂了一瞬,有审视,有残留的震惊,也有一丝不得不接受的官方礼貌。
他站起身,与苏寒握了握手。
“苏寒少校,欢迎再次来到西点。”约翰逊少校的语气比上次论坛时更为正式,也更为疏离,“这次你的身份是访问教官和军事观察员,希望未来三个月,我们能有一次……富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
“谢谢约翰逊少校,我也期待此次交流能增进相互了解。”苏寒不卑不亢地回应。
双方落座。
约翰逊少校拿出一份日程表:“根据协议安排,你每周需要为战术指挥系四年级学员进行两次专题讲座或案例分析,主题由你拟定,但需提前报备。"
"内容可以涉及连排级战术指挥、轻步兵作战、特定环境下的军事行动等。此外,你可以选择性观摩部分课程和训练,并拥有图书馆大部分区域的阅览权限。”
他顿了顿,补充道:“关于观摩和参与实战化训练部分,需要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