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力量和预备队,向他认为的蓝军可能藏匿的核心区域发动总攻。
“所有单位,向我靠拢!目标,h9区域!不惜一切代价,碾碎他们!”拉尔森在通讯频道里嘶吼。
拉尔森将剩余的所有力量——两个残缺的坦克排、四辆步战车以及能够集结的所有步兵,拧成一股绳,形成一支钢铁拳头,直扑地图上标注为h9的山谷区域。
这是他根据多方情报和直觉判断出的、蓝军最后可能盘踞的“巢穴”。
“所有单位!不计代价!火力全开!把h9给我犁平!”拉尔森在指挥车里,眼睛布满血丝,声音因激动和疲惫而嘶哑。
他放弃了复杂的战术,只剩下最原始的碾压欲望。
红军的炮火和陆航模拟攻击,对着h9区域进行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覆盖。
观察室内,气氛凝重。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红军的最后一搏。
“拉尔森选择了最直接,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一位教官评论道,“在无法捕捉幽灵的情况下,摧毁幽灵可能藏身的所有阴影。”
“但h9区域地形复杂,山谷交错,植被茂密,蓝军如果真在那里,也不会坐以待毙。”
约翰逊少校紧盯着屏幕,“苏寒……他会如何应对这种纯粹的、以力破巧的攻击?”
屏幕上,红军的钢铁洪流携带着碾压一切的气势,涌入了h9山谷的入口。
蓝军临时指挥点,位于h9区域侧翼一处极难被侦察到的岩缝之下。
苏寒听着通讯器里各小组汇报的红军动向,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拉尔森的决策,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是他通过一系列佯动和信息诱导,促使拉尔森做出了这个“正确”的判断。
“猎隼小组,按计划a1,迟滞敌先锋,诱其深入。”
“暗影小组,准备切断其退路。”
“游骑小组,盯住侧翼步战车,听我指令。”
“所有伏击单位,保持静默,等待信号。”
他的指令清晰而冷静,仿佛在布置一场早已排练娴熟的舞台剧。
h9山谷,不是他的巢穴,而是他精心为拉尔森准备的……坟墓。
红军先锋坦克部队小心翼翼地进入山谷,机枪手紧张地扫视着两侧陡峭的山坡。
预想中的激烈抵抗并未出现,只有零星的、来自“猎隼小组”的冷枪,打在坦克厚重的正面装甲上不痛不痒,反而像是在确认他们的到来,并“引导”他们继续深入。
“敌人火力微弱!他们在撤退!加速前进!别让他们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