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老了,有什么用?那一批的女娘自然是配那一批的儿郎,我们这一代的儿郎,想要在十年内婚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去外地吸引些有女娘的人家来买活军这里定居,又或是为咱们兄弟中上了二十五的,说些寡妇什么的回来,也无不可。”
这些私盐贩子在外行走,自然是接触不到正经人家的女眷的,甚而许多地方听说外人来了,都会嘱咐女眷藏好,根本就无从接触,贸然打探,也会引来本地人的反感,众人听陆大红说到这里,都是恍然大悟,纷纷笑道,“难怪要请陆大姐坐镇我们会里,原来是给我们相新妇来的!”
因为时下对媒婆多有打趣不屑的议论,所以他们不敢以媒婆来形容陆大红等人的职责,但一听说谢六姐让陆大红她们入队做事是这般的缘故,顿时便一扫之前的成见,反而暗自埋怨为何不派遣更多女娘过来,如今女娘只有三个,好些没分到的小队,原本对吴老八他们是幸灾乐祸,此时反而大为欣羡,情绪全然倒转了过来。
陆大红又款款解释:并不是相新妇,而是尽量说服一些养了女孩的家庭往许县这里搬迁,又请众人一起出主意,问他们许县的好处是不是足以说服村民,“咱们是去做好事的,不是那等掳掠妇女的强人,若是好心办了坏事反而不好了。”
众人此时是真正将买活军的差使当成了自己的差使,纷纷踊跃出起了主意,“我们许县如今已是买活军旗下,如何不好?三省接壤的县府,哪个能和我们相比——我们马上就要种六姐稻了!”
“他们如今山上的日子也不好过,听闻六姐这里有好稻子,如何不愿来?”
“我们要往浙江那里去,尤其是去织户多的所在,织户多的治下,女娘便多,诸暨、金华那一带,这些年也乱得很,许久未过去了,由我们先去探路,走通了再请陆大姐过去走一遭!”
“还有那些家里养了独生女儿的大户人家——来我们买活军这里啊!我们刚看的榜文,那个,那个……”
吴老八多年来未曾娶亲,其实便是因为本地女娘太少,他眼光又高,落得个高不成低不就的,饶是他自诩心有成算,此时依然热血沸腾,大声嚷道,“那个新式婚书!浙江那里征兵太多,有许多家中只有许多守灶女,偌许家财不知要被族里算计走多少,咱们买活军这里有新式婚书这样的好东西,像她们这样的人家,为何不愿来呢?!”
他已完全遗忘了自己半个时辰前对新式婚书的排斥,俨然为自己生活在买活军治下,能有新式婚书这样妙想天开的德政吸引更多女娘入驻而由衷骄傲。更为陆大红盘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