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大全 > 综合其他 > 买活 > 买活第44节

买活第44节(11 / 13)

织造是极为有名的,金陵、姑苏、武林所设的三大织造皇庄, 天下知名。由是又衍生出了这三座大都市周边的织造风气, 除了浙南山区之外, 之江道家家养蚕、户户种桑, 按周小娘子所说,凡是种桑树,必定能乘便养鱼, 这叫桑基鱼塘。

他们乡里凡是稍微有些底蕴的人家,必定都是有鱼塘, 有桑树的, 每年都会将自己精挑细选的蚕茧卖给乡里的织场,而自己家中也都有黄婆机——从前乡间也多有种棉花的,蚕茧织出的绸缎乡人自己也不穿, 家中的棉花土布自纺自穿,有多余的也能卖给本地的商户, 而本地的女娘,倘若不能织造,那压根就说不上人家,不能织造,便等于是有钱赚不到,而且还要倒赔钱去买布穿,倘若不是使奴唤婢的官宦人家, 谁愿娶这样的媳妇儿?真是羞也羞死了。

然而, 织机昂贵, 倘若不能日以继夜的使用, 算下来是不值当的,但江浙地碎,家家户户的耕地是不多的,此处便有了棉、茧与机器之间的矛盾,棉花时常不足,织机若要闲置了也舍不得,很多人便会将自己织机的时段以低价租给无织机的人家,或是自家的佃户,还有一些大户,便会索性在家中购买织机,招揽佃户、亲眷家的空闲女眷前来做活,给付工钱。

这样的织场在江南一带十分常见,织机有些是五架十架,有些是二十、三十,多过于百的,那都非得依附于大户人家才能经营,因为从织机的价钱,再到工钱、料钱,往外的卖价,都是数百上千两银子的本在里头,一般的小户人家是支持不了的。

以周小娘子的见识,在三大织造皇庄之外,若有过千架织机的织场,那背地里的主事者便一定是江南的豪族——指家中可以和阁老攀亲的那种大族,一般的小织场如她们家,十余架织机,多以织棉布为主——绸缎单价高,本钱也就大,而且为好看,前置的工序更多,小户人家是很难生产的。

单说织棉布,倒是快的,两日三匹怎么都是有的,他们家织场十二台织机,一日是18匹布,一年约有五千匹布,一匹布市价三钱银子,卖给大商家只能卖到两钱银子,因为他们大量吃货,省了织场零售的烦恼。如此,一年算下来光是现银往家里拿了千两银子——但这没有算买棉纱的钱。

棉纱线并不便宜,因从梳棉到最后纺线、染色、浆线,直到最后卖给织场,期间的工序也有十几道,需要耗时数月,可以这么说,按买活军的度量衡来算的话,一亩地,只能出100公斤的棉花,也就是30公斤的皮棉,最后能出的染色棉线一公斤就要卖到相当的价钱,再加上工钱和织

最新小说: 现娱:璀璨星途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超级女婿 凹凸之梦的归处——断更修改别看! 浩桐文—一见钟情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草芥称王 三角洲之一畜到底 四合院,从七级工开始 龙族:从盛大登场到完美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