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负责西北时段,尤其是边市通话,基本都是安排徐晓莹来做接线,也只有她才能从杂音中分辩出有时是汉语、鞑靼语夹杂的通话,并且将其速记下来。
【麻绳需求加大,供不应求,而关陕一带产麻量无法满足,请求在大江贸易中增加发往西北的麻绳配额……】
要说接线员好做吗?除了刚才说到的难点之外,也不是光耳朵好就能出类拔萃的,徐晓莹写到这里,笔锋微微一顿,在下头另起一行加了备注:【从前鞑靼人多以羊毛搓绳、制毡毯,现在羊毛大量流入关内,相信在消耗较快的羊毛绳原料缺乏,导致麻绳需求上升之后,很快也会出现草席需求的上升……】
是了,好的接线员除了会听,自己也要见多识广,能给有限通话时间内传递出的信息做描补,不但要求耳聪目明、眼疾手快,还要求有很广的知识面,至少对自己负责的通话地域,要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尽量保证第二日上头给出的答复是有意义的,而不是在一来一回的互相询问中浪费时间。
徐晓莹自从开始负责西北地域,便很注意提升自己,她听得懂西北方言,原是因为老师爷就是西北人,而且曾经做过边商,和她说过一些边市的见闻,但后续知道这么多细节琐事,却是因为她到办公室上班之后,一有空就多看报纸,在生活中也有意结识西北方向的旅客,和他们了解边市的方方面面,别看只是个接线员,但却也俨然是半个鞑靼通了,这才能给汇报做注解——也是因此,科室每每评优,她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在科室颇为掀起了一股学习徐晓莹的风气,徐晓莹也不藏私,大方传授经验,越发受到重用,这要不是接任者难寻,说不定早就被提拔调任出去了!
【政治要闻:科尔沁部格格前来探亲,并托对讲机向建州方向传话,请建州单位送信给亲人科尔沁台吉吴克善,原话如下……】
写完了四条商业信息,她又开始写政治信息,这条信息是今天这次通话的主要内容,挤占了不少通信时间,而且关系比较重大,徐晓莹回顾着自己画下的速记符号,掰着手指复写完了,又走到办公室最前端,仔细查看一张大地图上插的小旗子:这是通话单位的动向旗,一样是每天更新。
【建州方向,距离科尔沁最近的通话单位负责人是京城使团团长谢向上,他持有一个对讲机,距离科尔沁部大约是快马五天的距离,另外,按照2月11号的通话记录,建州四贝勒夫人正和使者一起滞留科尔沁部进行游说活动,科尔沁格格拜访察罕浩特或许和这次游说有直接关系】
有了这份备注,边市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