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想要不干活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做生意,也得有个交代,按月把自己的人头钱、保护费交上。
至于说买房分租什么……至少云县的房子她们是买不起的,大多数人带来的钱财会在培训营里花个一多半,剩下的就算存住了没有乱花,也买不了房,买地这里和老家不同,吃喝便宜而房子贵,老家那处房子是很贱的,不说大院子,容身之处的话,还不是随便买?反而是吃喝贵,有时候几顿堪堪体面的饭,就够买个小屋子的了。
吃喝不愁,有一份工作,还有些积蓄傍身,生病不担心请不起大夫,想要再婚,收入不错的单身汉也不少,而且婚书的条件按例都是很宽松的,甚至比在老家还要更自由,至于说生活的环境,那自然是繁华无数倍了——其实对于大多数内附的女眷来说,能有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固然比不上原本呼奴使婢的威风,成为了平民或者雇工,但要说大家来了买地之后,个个出将入相各展长才,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且不说才具到没到这份上,就说她们的出身,这要是外番入内,地位一下就压过了本族,谁能乐意?瓶子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买地这里,做平民和雇工不丢人也不危险,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雇工,日子也过得挺火热的。再说,就她们这一代,在南面,最多就一两个高官,再有少许基层吏目,那就到头了,更多人想做官,那就得等买活军把草原打下来了,草原的基层官吏那肯定是鞑靼人居多——从这点来说,鞑靼的前景还是比女金好,因为鞑靼人多,女金人少,三次分兵这都不剩多少了,在辽东故地,只有关系疏远的海西女金和野人女金,就算将来这片地方被买活军编户齐民,人口少的小族也不可能出很多官儿,官吏的主体,肯定还是以后迁去的汉族为主。
当然了,按现在这处处人手都不够使的情况,等买活军一统草原,还不知道要多久那,在此之前只能耐着性子,先慢慢发展自身,瓶子也是细声细气地帮姑姑筹谋着这些鞑靼妇女的出路,“汉语一时说不太好也不要紧,咱们鞑靼人性子直,不像是女金人阴险,好嚼舌头,语言天赋有所不如很正常……可咱们力气大呀,现在建筑队也缺人,那些活我见了,没有什么是咱们做不了的。先从粗活做起,细活不就慢慢地学会了?鞑靼人也有能工巧匠……”
其实,鞑靼巧匠很多都是色目人,不过这话说到哲哲心坎里了,她的眉头舒展了开来,“你说得对,大家都不娇气,再怎么样,力气活也是能干得了的。咱们鞑靼的女人能扛得动小牛犊,浑身是劲,就算是格格,在家也要放牛放羊,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