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的街景,观察着那些略带忧愁但却依然忙碌着,竭力地招待着客人,继续工作着的百姓们,似乎是想要分辨出他们和万州百姓的不同,但这样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真没有什么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类似,勤勤恳恳地、盲目却又精明地,忧虑中永远不乏乐观地,竭力地维持着生活原有的节奏……
叙州人也并非特别邪恶,就像是万州人也绝不是特别的善良,人与人性,就像是混沌的大海,汹涌澎湃与风平浪静时,所能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风貌。黄景秀打从心底能理解叙州百姓对万州火并和锦官城药火爆炸的漠然,也能利用他们对切身安全的关心,大肆渲染着本地杀人案的细节,唤起他们的忧虑,培育他们对于中兴会的仇恨,她似乎已经成为了大海上一个出色的舵手,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她也依然不禁感到一种空虚,一阵茫然。
她已经不再是离开万州时那个仇恨、迷茫而又倔强的孤女了,可是,当她幻想着中兴会,幻想着张女子——张翠凤、张玉珊以及这些所有化名背后所指代的那个女人,和她背后的势力一起迎接命运终局,死于万州苦主的石刑,死于民众呼吁的酷刑,死于买地宣判的死刑之下时,黄景秀所感受到的,复仇的快意也只有那么一丝而已,充斥在她心中的并非热血,而是不知从何而来,无穷无尽的无限茫然,她绝不像是调查小组中其他人一样,为正义昭雪而欢呼雀跃,或者迫不及待地赶往下一个能让他们大展身手的舞台,用超时代的科技来‘欺负’那些还在玩弄阴谋诡计,实际上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权贵,黄景秀反而有种期待落空的虚无感,她苦苦等候的时候终于到来了,可她却远没有自己想得那样开心。
父兄的大仇,还有未过门的大嫂,他们的冤屈终于得了刷洗,而她也尽力参与其中,竭尽所能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黄景秀在买地学得比什么人都要刻苦,她的专业选择也受到自身经历影响——她是从采风使开始做起的,但现在已经考入大学,成为了传媒专业的在读学生。叙州城的舆论引导,是她在调查小组中的兼职工作,也是教授布置下来的作业。
黄景秀作为苦主证人,很早就动身随军队一起西进,随时准备出来指证当时还没有明确称呼的叙州暗党,她在等候时机期间,完成了不少报道,有一些见诸报端,有一些则被压了下来,这一切都让她更好地理解了报纸这种媒体舆论运转的逻辑,她对于张女子等人操纵舆论,阴谋阳谋结合,献祭黄家,挑拨火并,鼓舞仇恨,塑造利益集团的对立,之后又派出傀儡在万州勾结利益集团上层,两面逢源,疯狂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