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军还能挺得住,不至于下‘招贤令’,把官僚的门槛放低,也是因为他们把官僚选材的基础,翻了个倍,加了女子,因此已是比老式朝廷撑得久了。但即便如此,至如今也终于是捉襟见肘,京城易主之后,各方面的改变,其实是不如预期的。”
卢九台微微吃惊地看了黄幼元一眼,也是因为他话里的‘买味’,什么‘不如预期’,这一看就是买地的口气,另一面自然是因为,黄幼元这话,透露了他对买地接管京城后的高预期。怎么,难道在黄幼元心中,买活军一接管京城,京城便立刻就该是井井有条,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呈现出全新的气象来了么?
对于眼神中传递的疑问,黄幼元也并不否认,还坦然地反问卢九台道,“这不也是该当的么?买活军执政,在民生上的确是有特长,所疑问者,无非在于这样的道统前所未有,谁都不知道,这是否能长久下去,会否人亡政息,随着谢六姐的逝去,而重回乱世罢了。换句话说,倘若他们不能把民生治理得好,又怎会如此无往不利,走到哪里都仿佛天神庇佑一般,别人是要开辟寸土都难,他们是千里江山,自来依附?”
“只是,他们这民生的好处,是极依赖于吏目的,谢六姐个人神威再高,也不能把什么事都安排到位了。只从京城这里迟迟没有完全平定的秩序来看,买活军突然吞并北地,人手应当是拉到一个极限了……你注意到了没有?谢六姐平定漠北之乱,靠的也并不是买活军引以为傲的吏治,而是她个人的神威。”
黄幼元的语气也凝重了起来,“北地广阔,还有茫茫草原,哪怕风调雨顺,都是棘手,更遑论如今的天候可说是数百年间最艰难的一段了。如果军主没有看明白这一点,‘不拘一格降人才’,把许多按原本的规矩,不能吸纳的人才转为吏目的话,恐怕……”
卢九台仿佛已经看到了京城这里群龙无首、令出难行,毫无体系的情况,在北方大量蔓延开来,他道,“幼元兄,你是怕,哪怕是在买活军统管之下,北方还会再乱起来么?!”
说实话,这个设想的确是很新鲜的,哪怕是最仇视谢双瑶的西林死党,其实如今也是悻悻然地等待着北地如同所有其他被买活军囊括在内的领地一样,很快就焕发新生,过上比从前更好的日子。没想到半边身子已经投买的黄幼元居然如此悲观!
卢九台被他这么一说,第一个反应其实也是不愿相信,但仔细一想,却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京城的官吏永远没有若干能办事的人去填充,那京城的乱象凭什么莫名结束?谢六姐的威名,用在这方面可不好使,卢太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