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这样的要害岗位上站稳,根基何在?而民间真正有阅历有抱负却无关系者,就算想在传媒界有所作为,也只能栖身小报,发声无门,在买活周报上发表一篇议政文章,如今已经非常艰难!所见到的政论,多是熟悉的老面孔,难道这二十年来,我们买地就没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新声音出现么?这是主编的怠职因循,还是想要垄断发声的渠道那?”
“买活周报的主编之位,本为六姐,只是六姐政务繁忙,无暇他顾,因此,副主编也就是实际上的主编,按笔者理解,六姐素来不喜欢虚名,倘若副主编能让她满意,早已辞去虚职,为其正名了。如今多年来迟迟没有转正,或者也说明六姐圣明,对于周报的这些弊病,了然于胸。只是腾不出手来选拔更优者,笔者年小德薄,对于这个位置,不敢奢望,但也号召在野遗贤,自度才量相配者,争取这个职务,这也是有能力者当承担的责任……”
顾眉生读到这里,也忍不住微微一笑:窦湄的话倒也不是谦虚,的确是这个道理,《买活周报》的情况,的确比较特殊,沈主编当年做副主编的时候,虽然年纪也不大,但那时候买活军地盘小,而且六姐抓得也比较紧,她就是一个副手,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因此才以三旬年纪接任了这个职位。
《周报》也算是随着买活军一步步地做到了今天这样的广域报纸,以买活军和报纸现在的规模来说,怎么都要四五十岁,至少负责过一份颇有影响力的区域报纸,这样的人才有能力去接手主编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讲,窦湄的攻击也难怪大家都觉得背后有缘故了,你就算把沈编辑骂下来了,又如何呢?也不可能是你上啊,你完全没有办报纸的经验,也没有什么老师亲友,是这方面的关系。对沈家来说,这就好比走在路上,突然间被一只野狗出来咬了一口一样,糟心是糟心,但也难免有些疑惑,打狗之前,恐怕也想看看这狗是不是谁家养的吧?
可是,不论背后有没有主人,文章一发,伤口其实就已经撕裂开了,所有对沈主编不满者,也就是窦湄文章中所说的‘彼可取而代之’的人,将都会看到她的一个致命伤——买活周报编辑部的编辑构成,实在是太单一,出身也太统一了!
固然这些编辑并非全是沈家派系,必然有她的反对者,这些人也可以用‘出身不论,就事论事,能者居之’,来为自己辩解。但这种事,怎么说还要看六姐的发话,报纸,不过是衙门的喉舌,政治上的事情也谈不上对错,工具会不会被换掉,就看主人是否觉得好用了。
眼下,舆论场上恐怕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