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看。此时,墨珣见宣和帝的脸都黑了,显然是十分不悦。
只是,令墨珣很难理解的是,宣和帝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墨珣的疑问很快就被钱丞相提了出来。
“‘雅砻’使臣不日进京,向我大周进献贡品。与此同时,‘雅砻’新皇也向我大周求亲,求娶我大周翁主……”宣和帝说着说着,却无法危朝臣们解答疑惑。
“雅砻”使臣不日进京的消息,宣和帝是从何得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御史台这便才刚刚被宣和帝分了权,现在竟然连使臣进京的事都不知道了?
“我大周也只剩下昭谨一个未出阁的翁主……”
“启禀皇上,臣以为,不如将郡主或是县主临时加封为翁主,也好代替五翁主出嫁?”
完全可以用假的翁主替代,根本不需要真的皇家血脉。
这个大臣的话一经出口,家中有郡主和县主的大臣立刻紧张起来,生怕自己家的儿子被宣和帝加封、替嫁。
然而,宣和帝却是直言拒绝了。
墨珣本来以为宣和帝只是没先到还有“替嫁”这种操作,却不料宣和帝是打定了主意要让五翁主去和亲。
第232章
墨珣在外头听着朝臣们是好说歹说,最终却还是没能改变宣和帝的想法。
宣和帝的意思也很明确——五翁主这个亲是和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让墨珣来看,那他也是觉得朝臣们的话不无道理——临时加封一个翁主并无不可,送个临时的翁主去和亲也无不可……
可是宣和帝却认定了要送五翁主去,这点不说是别的大臣,就说是墨珣也实在是想不通。
在别人看来或许会觉得墨珣此时是解决了一桩麻烦事,但墨珣显然对于是什么促使宣和帝作出这项决定,更感兴趣。
只不过,墨珣此时站在殿外,并不具备向宣和帝提问的资格。也就只能等到出宫的时候再问问越国公,看看越国公是否知道详情了。
最后,因为和亲的事情也能算得上是宣和帝的家事,而朝臣们又见宣和帝已经打定了主意,摆明了无从更改,便也没有人再想去触宣和帝的霉头了。
五翁主与“雅砻”新皇和亲的事就此定下,再无从更改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墨珣就此事,能够在林醉面前表现得如此乐观的原因之一。
首先,墨珣断定宣和帝不会让一个堂堂翁主嫁给一个已经娶了夫郎的汉子;其次,如果宣和帝真的想让五翁主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