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凤麟之才。”
严嵩听完一愣,想着李士翱倒是看得明白,会抓机会,往年大明的情况,这般吹捧,几乎就等于是捧杀了。
可如今这个局势,倒是真有可能一步登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是想……”
“不打压,让他考,若能连中三元,朕让他当侍中。”
建文年间有侍中这个职位,在侍郎之上,尚书之下,是正二品的官职。唐宋之时,有中书省的时候,这职位也差不多属于相的范畴了……
今年八月考乡试,明年二月考会试,接着殿试成状元,就直接升二品侍中。
这……
“敢问陛下,此子何名?”
“张居正。”
……
时不我待,嘉靖等不了了,许多人才必须提前就上马,他要委以重任的不光有张居正,还会把海瑞召回岭南,让海瑞考乡试。
虽然整体科举的内容改不了,但倾向可以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改为实事,偏向革新。
海瑞在安南的实践,足以让他应付乡试和未来的会试。
再加上胡宗宪今年春闱也要冒头。
待殿试过后,嘉靖起码就有三员大将可以用了,严嵩擅长权势,能够稳住朝堂,可经世济民的能力,却还差了些。
严嵩懂的圣意,懂的怎么维护“帝党”的利益,但需要给他配一套能够做实事的班子才好。
……
皇宫外。
严家父子坐上马车,严世藩迫不及待的问道:“爹,陛下这是嫌弃我们做事的能力不够,要换人了?”
严嵩摇头,道:“十二岁的宰相,能有什么威望?”
“不过是安排来做事的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堂上,还是要靠我们来平衡统御,但这也是权术的弊端,擅长权术的人,忽略了经营,正事做不好,那就不妥了。”
“若是承平时期,混混也就过去了,如今天下大变,正是需要能者励精图治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也就只能是借一时之力了。”
严世藩被泼了一盆凉水,他本以为,接下来是他们严家的时代,他们忠君,但严世藩已经有了君王之下,便是他们严党说了算的心态了。
毕竟夏言已经注定是个死人了。
等夏言一倒,他父亲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就是顺理成章的,而他这个小阁老,入六部当个侍郎,资历够了,当尚书都是很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