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看懂了她的诗。并且用这种方式,接受了她的试探,甚至表达了进一步的认可和“馈赠”。
她们之间,仿佛达成了一种无需言说的、危险的默契。
一条看不见的线,已经将两人悄然连接。
………………
中秋佳节将至,宫中照例要举办中秋夜宴。皇帝特意下旨,今年华妃病愈,乃是大喜,着意操办,务必热闹。
皇后领旨,将筹备事宜主要交给了敬妃操办,华妃从旁协助(主要仍是督查审核)。
这无疑又是一次对敬妃能力的考验,也是华妃展示影响力的舞台。
筹备工作繁杂,涉及宴席布置、节目安排、膳食酒水、宾客名单、赏赐物品等等。敬妃忙得脚不沾地,事事亲力亲为,唯恐出半点差错。
华妃倒是清闲,每日只是看看敬妃送来的各项预算和流程单子,偶尔提点一两句关窍,大多数时候只是淡淡一句“敬妃妹妹做主便是”。
这日,敬妃为宴席上助兴的歌舞节目犯了难。原定的领舞琵琶姬突然染病,无法出演,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顶替。若是节目单调,恐扫了皇帝的兴。
敬妃无奈,只得硬着头皮来永和宫请教华妃。
年世兰听了,漫不经心地道:“这有何难?宫中善琵琶者又非止她一人。本宫记得,安答应似乎就弹得一手好琵琶,如今她正得宠,让她在宴上献艺,岂不两全其美?”
敬妃一愣:“安答应?这……是否于礼不合?”答应位份较低,在大型宫宴上单独献艺,似乎有些掉份儿。
年世兰轻笑:“有什么不合?皇上喜欢就好。再者,给她一个露脸的机会,皇后娘娘想必也是乐见的。”她这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敬妃想了想,觉得似乎也行,便道:“那臣妾去问问安答应的意思?”
“何必亲自去?”年世兰淡淡道,“让内务府传个话便是了。这是恩典,她还能拒绝不成?”
敬妃觉得华妃语气有些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