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
四十八个小时,像在刀尖上煎熬。
“小行星撞地球”那封带着绝望警告的邮件,像一道冰冷的符咒,悬在每一次心跳的间隙。“星星是假的,陷阱!别信!”
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不祥的寒气。
而另一边,是那个巧合得令人心惊肉跳的“锚点手工坊”。它的名字像黑暗中唯一闪烁的、却可能是诱饵的光点。
去,还是不去?
这个选择日夜啃噬着我的神经。酒店房间成了困兽的牢笼,窗外车水马龙的日常景象,看在我眼里都蒙上了一层诡异的、监视的色调。我不敢多用手机,不敢点外卖,甚至不敢长时间站在窗前。那个“陈哥”冰冷无波的眼神,和马嘉祺最后几乎被灰雾彻底吞没的画面,交替在我脑中闪现。
他是真的在求救。 而“她”在警告我别信。
我该信谁?
最终,促使我做出决定的,是钱包夹层里那张写满字的便签。看着上面记录的、一桩桩一件件无法用常理解释的遭遇,我意识到,从那个蓝色的“场”开始,我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停下来,并不会更安全,只会死得不明不白。
我必须去。哪怕那是陷阱,我也要亲眼看看,那到底是个什么陷阱。
周末,天气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城市,闷得人喘不过气。
市集在一个旧厂房改造的文创园里举办,人头攒动,文艺气息混杂着食物的香气和喧闹的人声。每一个举着相机看似随意拍照的游客,每一个穿着制服巡逻的保安,甚至每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的目光都让我心惊肉跳。
我压低了帽檐,按照之前记下的摊位分布图,朝着“锚点手工坊”的方向挪动。脚步虚浮,手心全是冷汗。
越来越近。
心跳声在嘈杂的背景音里越来越响。
然后,我看到了。
一个不大的摊位,原木色的桌子上铺着靛蓝色的扎染桌布,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手工饰品。银饰,编织手链,陶瓷胸针……风格细腻,带着点忧郁的气质。
摊主是一个年轻女人,穿着亚麻的长裙,正低头专注地用镊子调整着一件饰品。她看起来温和而无害,甚至有些过于安静,与周围热情的摊主格格不入。
我的视线猛地定格在摊位角落的一个小展示架上。
那里陈列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