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孜省撇撇嘴道:“边军什么货色?你信他们?先前一战你也看到了,要说临阵退缩,无论边军还是京军,都一个鸟样!反倒是京营人马装备更为精良,看上去也更加唬人!我们要的是把鞑靼人吓走,你真以为后面还会有什么大战呢?
“这年头,谁不怕死?”
……
……
朱永带着京营人马,没有直接开进关口,而是在偏头关南门外一处山头驻扎。
军容还算齐整。
不过这对偏关内的守军来说,就显得很有压力了。
刚来个李孜省,还没怎么着呢就升了巡抚。
后续来个保国公又是新任山西总兵官……
感情我们这些边军将士,得受这么一群京师来的大佬统调?有功劳,这群大佬一定会拼命往自己怀里搂,送死的事一定是让我们去干……
随后朱永便让儿子朱晖守在军中,他自己则亲自进城来见李孜省。
李孜省和覃昌接见了朱永。
见到朱永,李孜省当即便问:“公爷,您押运的军粮可有随军带来?”
覃昌闻言不由一怔。
心说还是你李孜省说话直接……
可能咱都知道京营的人马在打硬仗的时候指望不上,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却是朱永手头上运到西北来的那批军粮。
朱永拱手解释:“军情紧急,二十万石军粮,走到宣府城即卸去大半,随后我便领兵,马不停蹄驰援偏头关而来。”
覃昌一听急了,问道:“保国公,你把粮食卸在宣府城作甚?那批军粮又不是全给宣府镇的。卸掉一半……他们吃得下吗?”
“覃公公,话不能这么说。”
李孜省笑了笑,好像是在替朱永开脱,“公爷应该是听说我们这边爆发大战,不得已赶紧卸掉包袱,紧赶慢赶前来增援我们,不过是把押运的粮食暂时存放在宣府而已。”
覃昌闻言皱眉。
心想,感情我成唱黑脸的那个了?
你李道长做人不厚道啊。
李孜省笑问朱永:“剩下的一半,公爷都带来了吧?”
“是的。”
朱永显得有几分为难,“但李中丞,您该知晓,我军中毕竟有几千号人,这一路上吃喝拉撒耗费也不少。尤其是军马所用……”
覃昌气呼呼地道:“你就直说吧,二十万石粮食现在还剩下多少?”
显然以覃昌这样司礼监太监出身的人来说,根本不用给勋贵什么面子。
你们勋臣就算是世代显贵,但再显赫那也是外臣,我落魄的司礼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