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激进的动作,尤其是在百姓面前,要把我们当作是前去迎接和沿途护送的……等走街过巷到无人处,再将他扣下并押解到临时羁押场所便可。”
“是。”
朱骥很熟悉这种秘密关押手段,赶紧前去安排手下,以及准备看押地点。
……
……
当天中午。
李孜省一行,慢慢悠悠的,逐渐靠近京师西直门。
其实李孜省真要赶着进城的话,早几天就能进了,从居庸关到京师,一天的路程他愣是走了五六天,中途又是跟张延龄见面,又是等朱晖押送鞑靼俘虏以及首级到位汇合,还等上面的旨意安排他几时进城……
总之此时的李孜省,无需急着回朝复命,而是耐心地等在京师外,皇帝让他几时进城,他就几时进。
等他看到西直门那伟岸的城门楼时,整个人还有些迷茫。
恰在此时,英国公张懋带着部分京营人马,前来接收鞑靼俘虏和首级,同时来的还有大队锦衣卫。
本来李孜省还以为是皇帝亲自来城门口迎接他进城,为此还激动了很久,可当发现来的只有李荣和朱骥时,他立即敏锐地意识到,这群锦衣卫不是跟着皇帝来的,而是专门针对他的。
“李公公、朱都督,不知您二位……?”
李孜省没有先去跟张懋打招呼。
或许在他看来,英国公地位再隆宠,那也只是武勋。
在如今的大明,武勋再荣光,相比于文臣中的部堂级官员,哪怕只是个挂职的,都不可同日而语。
而眼前的李荣和朱骥,则关乎他的身家性命。
官大官小是一回事,人家是替皇帝办差的。
张懋算个球?
李孜省以前看不起张懋,现在也瞧不起,就好像他之前就不把保国公朱永放在眼里一样。
李荣先行过礼,这才近前道:“李中丞,请见谅……今日早朝上,刘阁老把您给检举了,说是您有些罪行得细查一下。迫于形势,陛下差遣咱家前来,请您回去问话。”
李孜省问道:“是去北镇抚司吗?”
心里在想,我刚回来,又得住诏狱?
走之前住诏狱,回来还要继续住?
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李荣笑道:“特地给您安排了一个住处,清幽雅致……这不是例行公事吗?”
“无须如此。”
李孜省赶紧回绝,“到北镇抚司的牢房里走一遭,也是极好的。”
秘密关押?
还不如住诏狱呢!
当我李孜省第一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