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的恩典!”
林汝翥高声宣布,声音在码头上空回荡。
他特意命人将粮袋堆成小山,让每个围观百姓都能看清这实实在在的赈济。
人群中,一个身着粗布短打的汉子突然喊道:“听说这些粮食都是从杨国栋地窖里起出来的!”
他故意压低声音,却恰好让周围人都能听见:“整整二十八个地窖,最深的有三丈!”
这句话像火星落入干草堆。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汉颤巍巍挤到前排,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出泪光:“老天开眼啊!那杨国栋去年还说漕粮不足,硬是收走了俺家最后半袋种子粮!这个禽兽,终于被陛下绳之以法了!”
“万岁!”
不知谁先喊出这一声,顿时引发山呼海啸般的呼应。
“万岁~”
“万岁。”
“万岁!”
声浪震得码头旗杆上的绳索嗡嗡作响。
“放粮了!”
“排好队,一个一个按照名册发放,每户都有!”
赈粮有序发放,百姓积怨如冰雪消融。
官府公信力在每一袋漕粮落地时悄然重塑,皇恩浩荡如春风化雨,抚平了运河两岸的躁动。
当饥肠辘辘的漕工捧起新米,当鳏寡孤独者领到赈济,那些潜伏的民变火种便再难燎原。
自古揭竿而起者,皆为腹中空空;而今圣天子既开仓廪,谁还愿铤而走险?
半个月后。
夜幕降临淮安府衙,杨涟的案头堆满了各地密报。
烛光下,他逐页翻阅:
扬州急报:
三百余百姓自发捣毁白莲教祭坛,将香主赵全的弥勒金身砸得粉碎。
领头的老秀才当众诵读《白莲勾结漕霸密录》,引得围观者纷纷唾骂。
松江府密件:
大街小巷一夜之间贴满‘拒听妖言’的揭帖,更有童谣传唱:“白莲教,骗人闹,不如朝廷发粮早。”
最令杨涟会心一笑的,是运河纤夫中流传的新传说:“天子缇骑化作贩夫走卒,专在暗中护佑良善。”
他想起白日里接到的密报:三个试图煽动民变的白莲教徒,竟在酒肆被一群脚夫灌醉后套出全部阴谋。
烛光将统计文书上的数字映得格外醒目:受锦衣卫舆论引导的州县,半月内民变报案骤减七成。
这场没有硝烟的民心之战,皇帝布下的暗棋正在大显神威。
杨涟提笔在密折上添了一句:“民心似水,陛下导之向善,则万民景从。”
他搁下朱笔,望着案头摇曳的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