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缺钱的窘境,他比谁都清楚。
麾下的京营士卒,军饷粮草大半都得靠着皇帝的内帑接济,户部那边早已是捉襟见肘,连正常的军饷都支应不出来。
若是这数百万两银子能入了国库,陛下也能少为京营的钱粮操些心,后续整顿山东的诸多事宜,也能多些底气。
他看向李鸿基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你做得很好,这又是一大功。”
李鸿基挠了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都是为陛下尽忠,属下不敢居功。”
话锋一转,他话里带了些试探:“只是此番平定闻香教造反,属下在贼军中也招揽了不少人。这些人跟着属下出生入死,也算有些情谊,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留下来,为朝廷效力?”
袁可立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手底下,如今有多少人?”
李鸿基脸皮倒是厚实,脸上不见丝毫慌乱,语气坦然地说道:“回大帅,属下手下约莫有两三万人马。”
“噗!”
袁可立差点没把刚喝进嘴里的水喷到李鸿基脸上,他盯着李鸿基,眼神里满是诧异,半晌才打趣道:“你这个内应,差点就做成贼首了。”
陛下之前说此人有造反天赋,当真是一点都没说错。
一个潜伏的内应,竟能在贼军中拉起两三万人马,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李鸿基脸上依旧挂着笑,又追问了一句:“不知道这些人,可否留下来?”
袁可立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两三万人,实在太多了。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乱民出身,良莠不齐,不好管束。我给你三千人的兵额,你自行去招募精锐,编入军中。至于剩下的人,也别遣散了,我还有用。”
他心里自有盘算,既然要清理山东内政,光有李鸿基这样的白手套还不够,还得有些能做脏活累活的黑手套。
李鸿基那些没能被收编的乱民,熟悉地方情况,又不怕惹麻烦,显然是再好不过的对象。
李鸿基闻言,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虽然没能让所有手下都留下来,但能有三千人的兵额,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他知道袁可立这般安排必有深意,便不再多问,拱手应道:“属下遵命!”
袁可立点了点头:“去吧,先把府库的事交割清楚,再去挑拣人手。剩下的人,你暂且约束好,听候调遣。”
“是,大帅!”
李鸿基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袁可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这李鸿基,倒是个可堪大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