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朕看看。
从每日的饮食禁忌、用药规范,到分娩时的稳婆人选、产房布置,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遗漏。”
这个时代,卫生条件落后,接生手法粗糙,稍有不慎便是母子双亡的悲剧。
后宫之中,因安胎不当、分娩难产而失去孩子的妃嫔,数不胜数。
生一次孩子,对女子而言,便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
更让他警醒的是原历史的教训:
前世的朱由校,虽有过几位怀有身孕的妃嫔,却始终没有一个皇子能平安降生。
以至于他二十三岁便驾崩时,只能将皇位传给没有受过帝王教育的弟弟朱由检,最终让大明在内外交困中走向覆灭。
这样的悲剧,他绝不能让其在自己身上重演。
张嫣见他对后宫孕事如此上心,心中满是感动。
她能感受到,陛下的这份重视,并非只是为了皇室血脉,更是对自己的重视。
她温顺地点头:“臣妾明日一早就去安排,让太医院将所有章程流程整理妥当,亲自送到陛下御案前。”
此刻的张嫣,完全沉浸在皇帝的关怀与爱意之中。
她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皇后。
丈夫不仅对自己情深意重,更能体恤后宫众人,这样的帝王,值得她倾尽所有去辅佐。
也正因如此,她暗自下定决心,要更加用心地打理后宫,让陛下不必为后宫琐事烦扰,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明的中兴大业之中。
而用完晚膳之后,朱由校这次没有熬夜批阅奏疏了。
而是抱着张嫣早早睡下。
活要干,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时光飞逝。
转眼半个月过去。
时间已经是来到了天启元年十一月下旬。
内阁。
随着叶向高与何宗彦正式入阁,原本趋于平稳的朝局,再次泛起微妙的涟漪。
这两位三朝老臣虽无结党之意,却自带深厚的人脉与声望。
那些此前因新政推进而暂避锋芒、偃旗息鼓的臣子,渐渐开始向两人靠拢。
有人是敬佩叶向高当年独撑内阁的风骨,有人是认可何宗彦清廉务实的治政风格,更有人是想借两位老臣的影响力,在朝堂上为自己谋求更多话语权。
一时间,内阁值房外的访客多了起来,六部官员递上的奏疏中,也时常能看到“请叶阁老/何阁老详察”的字样。
虽尚未形成明确的派系,却已隐隐有了“叶何阵营”的雏形,与此前依附方从哲的官员形成微妙的制衡。
与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