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两个女儿,自从送入京师后,他还没见过,不知道她们在宫里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
看着布和喜不自胜的模样,熊廷弼的心情也轻松了几分。
封布和为顺礼王,不仅是对他功绩的奖赏,更是大明拉拢科尔沁部的手段。
科尔沁部还是要用的。
尤其在他被皇太极劫掠之后,实力下降了不少,更是可以用。
不过
草原人的野心膨胀得太快了。
陛下此番诏其进京,恐怕有敲打的意思。
长久治理草原,离不开狗腿子。
以明军对付草原各部,成本还是太高了。
若是能用蒙古人对付蒙古人,这才是省时省力,一劳永逸的办法。
而布和台吉是陛下的岳丈。
有了这层关系,科尔沁部日后定会更坚定地站在大明这边,草原的局势,也能更稳几分。
两人尚在交谈。
帐外,明军撤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呜呜呜
士兵们依旧思乡,却也因“回家过年”的消息而多了几分干劲,开始有条不紊地拆除营寨、收拾行装。
赫图阿拉城墙上的建奴守军,看着明军撤军的身影,眼中虽然高兴,却不敢贸然出击。
他们不知道,明军的撤退,是真退还是假退。
万一给他们埋伏了,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哭的。
熊廷弼最后望了一眼赫图阿拉的城墙,将密诏仔细收好。
他倒是没有气馁,只是有些可惜。
且让你多活几日罢!
这次撤军不是失败,而是为了更彻底的胜利。
等他清理完辽东的蛀虫,补足粮草与火药,再回来时,定要踏平这座城池,让建奴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千里之外。
北京城。
临近年关,京城大街小巷,都开始热闹起来了。
正阳门外的大街上,早在腊月二十就搭起了彩棚,青竹做架,红布为幔,棚下的店铺挂满了“福”字与春联,伙计们穿着新浆洗的青布棉袄,高声吆喝着招揽生意。
梳篦铺的玻璃镜前围满了挑头油的妇人,珠翠铺的柜台里摆着亮晶晶的点翠簪子,玩具铺前挤满了攥着铜板的孩子,风车“哗啦啦”转着,与叫卖声、笑声揉在一起,连寒风都似暖了几分。
白云观的庙会早已开了张。
山门前的石猴被摸得锃亮,香客们排着队去摸猴头,盼着来年顺遂。
观内的戏台上,戏子们穿着五彩戏衣,唱着《龙凤呈祥》,台下的茶摊前坐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