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像是一种绵里藏针的冷峻。
他不轻易动怒,但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敲打在要害之上。
————
饶是如此,真正深入其中,李市长才愈发体会到陈书记当初承受的是何等巨大的压力。
那不仅仅是来自台面上的质疑和反对,更多是隐藏在正常流程之下、无处不在的消极与掣肘。
这天晚上,李市长将穆辰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对穆辰苦笑道:
"穆辰啊,我现在总算明白了,老陈他......为什么会躺进医院。"
"这哪里是工作,这简直是在泥潭里跋涉,每一步都要耗费十倍、百倍的力气。"
"有时候,真想就这么算了,图个清静......"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得的脆弱与感慨。
但随即,他深吸一口气,坐直了身体,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可是,越是体会到这其中的难处,我就越是清楚,老陈和你,为什么非要碰这个马蜂窝!"
"也越是明白,这件事,非做不可!再难,也得做下去!"
看到李市长眼中那与陈书记如出一辙的火焰,穆辰知道,这位曾经的保守派,已经彻底站到了前进的第一线。
砥柱未倒,旗帜未歪!
————
然而,决心并不能直接扫清所有障碍。
在李市长和穆辰的强力推动下,试点工作的框架总算艰难地搭建了起来。
可到了具体落实的环节,各种隐形的阻力再次浮现。
某些被划入试点范围的街道、社区,在执行信息摸底、政策宣讲时,要么消极怠工,进度迟缓;要么阳奉阴违,敷衍了事。
相关职能部门在需要协同配合时,也总是能找到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拖延、推诿。
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在用一种温和却有效的方式,延缓着试点的脚步。
面对这种情况,常规的督促、批评,效果似乎都有限。
在一次小范围的推进会上,听到某个试点区再次汇报因沟通协调不畅导致工作停滞时,穆辰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没有立刻发作,只是目光沉静地扫过在场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
会议结束后,穆辰回到办公室,沉思良久。
随后,他拿起电话,直接拨给了市纪委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负责人。
他的指令,清晰而冷峻。
"试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