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日,文华的亲信告诉谢长安,她的老师桑舜华与夫君一同回京了,如今正在曲陵侯府住着呢,得到消息的谢长安正在练字,听到他的话她顿时愣了一下
手中的毛笔悬而未动,在宣纸中央落下一滴墨滴,渲染了一片,传话的侍卫有些可惜地看了一眼那幅字
谢长安的怔愣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除了那副被毁的字以外没有什么可以反映出她内心的动荡,她抬手挥退了侍卫,又把手下的笔墨收好,坐到椅子上一言不发
谢长安跟都城所有豪门贵胄的千金都不一样,如今的贵族大多是这一辈同文帝打江山所打下来的战功,没什么底蕴,所以对于子女多以放纵为主
家族底蕴深厚的,不是如袁氏那样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子嗣凋零的,便是像楼氏一样家族内部勾心斗角的厉害的,所以他们在都城见到的女娘,大多性子娇纵
但谢长安不是,她是在谢家这个庞大家族里面精挑细选下来的,容貌才情的第一人,从她记事起便学着诗词歌赋学着琴棋书画,稍年长些就学着管家处理宅院的事物
她走路步伐所迈开的打小是被人精心测量过的,她移动时肩颈摇摆的弧度也是被规定好的,甚至连笑都是在千百次模拟下最合适的模样
若非她的母亲是长公主,当今圣上是她嫡嫡亲的舅舅,她本来是注定要被送进宫当皇后的
谢长安人生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是在白鹿山的时候,在那里桑舜华不会拘着她,她更讲究因材施教,所以不会强逼着她去学诗词歌赋,她可以自由的去学机关术
桑舜华不会总是把礼仪挂在嘴边,她不会因为谢长安走路的步子迈的大了一点就给她抽一戒尺,谢氏的夫人们都是笑不达眼底的,但桑舜华每一次看见她所发出的笑都是真心诚意的
所以有的时候,谢长安会想要是老师才是她的叔母就好了,要是一辈子可以跟老师待在一起就好了
可惜,她只在白鹿书院待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被召回了谢家,又在谢家待了两年才启程回京,在谢长安这并不漫长的一生里面,桑舜华可以说是对她影响最深的人了
在她被教育的封闭沉默的内心里,还能有一点点属于自由的鸟儿,一点点的自我全是因为遇到了她
所以面对着桑舜华的到来,她本来应该很开心才对,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她也确实很开心,但他更清楚,谢氏不需要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