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和越妃无关,是言侯所为。”
“现在他只有两年的命,甚至两年都不一定可以撑得过,还怕什么折寿,他只是不想言侯这个忠义之士搭进去。”
温情说道:“言皇后罪孽深重,她到底做过什么,难道是宸妃自尽亦或当年之案真的有她一份。”
聂怀桑道:“为了宸妃,难道言侯对宸妃有情,所以他恨梁帝赐死宸妃之子,灭了宸妃满门,害得宸妃含恨而终。”
江厌离说道:“当然还有人记得宸妃,苏先生记得,静嫔记得,靖王也记得。”
魏无羡说道:“曾许诺永不相负的好兄弟,一朝登上皇位,夺言侯挚爱,灭林帅满门。”
雷无桀道:“言侯一心修炼,离开朝局,要不然言侯迟早有一日也要被梁帝猜忌,以至性命难保了,皇权就这么迷人眼吗?昔日的好兄弟,登上皇位后的痛下杀手。”
萧瑟说道:“其实我还在想,靖王当时必定会替祁王和林府求情,不会善罢甘休,他与祁王和林家走得这么近,静嫔也出自林府,他们母子二人与宸妃母子和林家关系如此密切,梁帝疑心重,最重帝王威严,他也只是对靖王不待见,不闻不问,却未曾牵连母子二人。”
(洛音说道:“那是因为当时赤焰案发生时,靖王在东海打仗,并不知朝中之事,等他回来时,赤焰案已经是不能说的禁忌,回来时朝堂上天翻地覆,物是人非,兄长、挚友沦落逆臣之名,靖王当然不会任由旧人旧事尘封,提起此事,言及他信祁王和林府清白,梁帝心中有气,所以自那以后越发对靖王不管不问,多年来也纵容太子打压靖王。”)
叶若依说道:“原来如此,当时靖王在外,等他回来提及此事,梁帝心中再有怒火,也已经时过境迁,靖王是不信梁帝的判决,但他不可能参与其中,梁帝就不会觉得他有叛逆之心,谢玉或者是其他与赤焰案有关的人就算想要斩草除根,也没有由头了。”
【梅长苏苦口婆心的劝阻言侯,说他只是泄私愤,不是真正的复仇。
若成功了,也只是杀了一个人而已,皇帝虽死,但太子、誉王两派相争,朝政不稳、边境难安;赤焰冤案未雪,亲人及朋友污名仍在;连从未享受过父爱的豫津也会受牵连。
与此同时,在宫内巡查的蒙挚取出了埋在祭坛中的引信。】
“只有替蒙冤而死的人沉冤昭雪,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而且死者也不希望言侯为了杀梁帝而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