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暴雨未至,海面却像被谁提前按下倒放键,浪一层层退回深海。沈砚舟立于鹤咀灯塔顶端,一袭墨绿风衣,领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她左手握着一支老式HB铅笔——正是十五岁那年从MIT考场"借"来的那支——铅笔尾端嵌着微型信号发射器,每三十秒闪一次幽蓝光。
六束不同频段的追踪讯号同时锁定她:
- 林肃的警用频段
- 顾雪岭的私人飞机雷达
- 白以昼的量子定位
- 商寂的黑市卫星
- 谢无咎的狙击热成像
- 沈确的全球摄像头AI扫脸
她垂眸,看向脚下被岁月啃噬的螺旋梯,轻声道:"狩猎开始, gentlemen。"
灯塔下层,六人几乎同时抵达,却彼此隔着铁门与风暴,尚未照面——
1. 林肃率先破门而入,外套湿透,手里是港岛总区签发的紧急通缉令,罪名:涉嫌盗取国际禁声档案"鲸落"。他低声骂了句"又给我添麻烦",却在看见那抹绿影时,指节不自觉收紧——那是七年前摩苏尔废墟里,他欠她七颗子弹的旧债。
2. 顾雪岭的直升机在灯塔外悬停,他一身黑色礼服,像刚从柏林爱乐舞台直接瞬移过来。他提着指挥箱,箱里不是乐谱,而是一枚用鲸骨雕成的节拍器——只要她一句"开始",他就把风暴当交响乐团。
3. 白以昼抱着一台不足两公斤的便携量子主机,玻璃镜片被雨雾蒸得起霜。他小声嘀咕:"0.7秒延迟...这次我一定追上。"主机外壳贴着一行手写公式:Δt=0.7s,Love≤∞。
4. 商寂的私人潜艇破开浪面,他撑着一柄黑伞,伞骨是钛合金,伞面却用旧式黑胶唱片裁成——正是"鲸落"母盘碎片。他抬眼,看向塔顶那抹身影,笑得像把拍卖槌含在舌尖:"我的压轴拍品,终于到场。"
5. 谢无咎早在五百米外的悬崖架设好狙击点,他的十字准星稳稳套住沈砚舟的左肩——不是爆头,是"留活口"。他低声报告:"目标可见,无风偏,只待命令。"却在耳机里听见自己心跳,比雷还响。
6. 沈确的声音从灯塔旧广播喇叭里传出,像孩童,又像她自己的回声:"姐姐,我把全世界的镜头都借给你,让他们只能看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