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贤和李楠进行即时的沟通交流。
凭借三十年的临场指挥经验和出众的预判能力,假借李楠之口,充分调动起中国队的轮转。
12人,除了任骏飞之外,全队11人都在本节登场,而攻防阵容也不断在变化。
从32变成14,从区域联防到半场紧逼,从1大4小到3内2外,其战术变化之多之快,就连解说席上杜锋都大呼恐怖。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迈克泰勒应接不暇,延时反应着。
台上的杜锋,却大为兴奋,不断为收看比赛的观众解说战术变化,嘴巴不停的分解为什么要这样打的原因。
陈放始终作为中国队战术上的轴,或策应,或牵制,或摇身一变成为得分手。
他和安迪之间太默契了,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知道这个回合该怎么打。
其他人不用费脑,跟着陈放的手势走就行。
替换郭艾伦的孙铭辉,展现了cba本土顶级领防人能力,不仅在进攻中强打强投造杀伤,也在防守中,成为外线最可靠的领防人。
67比41。
26分的分差,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队在国际赛事中的半场得分记录和分差记录。
这也是中国队迄今为止,打得最行云流水的上半场。
单节38分,也创造了中国队的单节记录。
一切都在巨变,这支中国队的陌生,几乎达到了08年奥运会硬撼美国梦之队的上半场。
最后一分钟,陈放终于下场,五棵松体育馆,所有人都起身鼓掌。
两万人的掌声,铺天盖地,气势浩荡。
这一刻,陈王对中国男篮的意义,再无争议。
“上场18分钟,得分18分,正负值+42,陈王赋予了中国男篮一支全新的国家队,仅仅只用了半场时间,我们就震撼到了。”
“现在的国家队,太让我们陌生了,全队从配合,从得分,从防守,都达到了极致,波兰作为欧洲老牌球队,赢过意大利,克罗地亚的强队,在我们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于嘉高昂的诉说着内心的骄傲和激动。
下场的陈放呼呼喘气,在队医的帮助下,脱下鞋子,喷雾敷冰,长时间的运动,让他的左脚踝开始有酸楚感。
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次压力测试,结果出来了,并没有完全好。
安迪关心的蹲在他面前,问道:“如何?”
“18分钟太长,我单节7分钟会好很多。”陈放回答道。
安迪点头,这个测试他是知道的,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下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