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身并没什么实质性的决定权,尤其是不敢私自替他的高层做主。
所以张元林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后,就提醒对方自己会和高官见面亲自解释,让对方不要觉得为难,回去以后如实告知就行了。
果不其然,张元林这一说,让对方如释重负,感激的说道:
“好,我一定把你的话转达到位!”
送走负责传话的领导,张元林重新走到沙盘图前,在仔细审视了长达半个小时后,自己也跟着长呼一口气,整个人露出了轻松的神色。
“嗯,我作为一名专业的机修工,靠着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走到现在应该就是认识范围的极限边缘了吧,再继续表现下去就真的要被人盯着反复研究了。”
刚开始的创新改革针对的都是些比较日常的东西,比如常用的工具农具,比如人人都会走的路,比如各地都会使用的仓储建筑,比如制作工艺和种植技巧上的进阶和更新等。
这些都不是机密,不是说寻常老百姓接触不到的事物,也不是什么高难度高水准的玩意儿,所以张元林靠着脑洞大开的思路改革了就改革了吧,反正是利民的事儿,也符合此次的行动目的,所以组织上肯定是举双手支持的。
可如果继续深入下去,那肯定是要出大事儿的,比方说张元林一个修机器的提出了某个大坝工程,设计出了某个大型重要基建项目,且不说当前的国力是否支持,就问这种事情它发生的合理吗?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大家还是习惯性把张元林的提议当个随口一提的假想点子来看,可万一碰巧某个项目其实已经有内部人员提出过呢?
只是基于当前的人力物力和水平并不能执行,所以暂时没有通过会议去成立它,那么张元林的这一提,可能就会给他自己造成极大的麻烦。
所以思来想去,张元林认为自己恰到好处的停下脚步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来说,张元林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提升各地在物资方面的生产力,确保将来饿死的人往最小的数字去减少。
手里有了人,也不愁吃喝,那么自然就有精力继续发展大基建项目,这也是变相的在推进全国的发展进度了。
“得嘞,该停就要停,不能把什么事儿都干了,真碰了那些要载入史册的大事,我这机修工还咋干下去哦!”
张元林轻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转身来到办公桌前,拉开最底下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了几块已经雕刻了大半的玉石。
“嗯,趁着回去还有个把星期,得把这些礼物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