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船还不够大么”
“不大,全国至少有三十余家船坞能做。”
“多少”秦书淮愣了。
“三十余家。”
曾其成奇怪地看了秦书淮一眼。
秦书淮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是懵的。
明朝的造船业什么时候这么发达了要知道一年多以前,全国才只有八九家官营的大船厂能造大船。
问道,“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
曾其成反问道,“国公爷,您真的不知道”
“知道什么”
“如今咱们大明全国大开海禁,做海商的一下子多了起来。别说沿海一带的富商,就是内陆的富商也在组建海商船队。您想,一下子突然多出那么多船队,船哪够啊,可不得赶紧造么仅去年一年,全国登记在册的船坞就有九十多家,今年估计能达到二百家。这其中由各地富商自己投资的大船厂,就起码有五十余家。臣先前去了解过了,他们设计出来的船,很多可比您这个还大。船大,能运的货物就多嘛”
秦书淮听完顿时乐了。
商人果然是商人哪这鼻子就是灵
这些家伙被朝廷的海禁政策压抑了多少年,以他们的耳目还能不知道以前那些走私的商人日进斗金
如今大明开放海禁,他们还能不卯足了劲去抢这个蛋糕
要出海就得要船,所以全国马上自发地建起了大量的船厂,让大明的造船工业提升了一大截,大概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吧
那就够了
市场经济外加政府,哦不,朝廷指导,一年内造出五十条大型战船几乎毫无难度。
三十余家船厂,也就平均每家造一条多一点的事儿
想到这里,他马上说道,“曾大人,你马上组织这方面的行家,设计出本公要的这个尺寸的大战船来。船上的火炮全部以三千斤重的红衣大炮为主,最多能放多少就放多少,船甲至少要两层,重要部位三层,并且覆盖百炼钢,就是我江河帮中做盾牌的那种材料,回头我让老工匠过来跟你对接。对了,这种船以后就叫战列舰。”
曾其成瞪大了眼睛,“全部列装红衣大炮国公爷,到目前为止咱们所有的红衣大炮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五十八门而已。照下官看,您说的这个,这个战列舰,一艘起码能装配十八门红衣大炮,最多只够装配10艘的。”
“那再过一年呢”
“目前红衣大炮年产极限是两百门,过一年也就能再列装10艘。”
秦书淮想了想,认为这个速度还是慢了。
历史上郑芝龙和荷兰人的海战,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