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母手里后,一直到九十年代我曾祖母八十大寿那一年才将其上交给国家,如果你问的是这个的话,那我知道我叔叔为什么会情绪异常。”
“那幅临摹画,当年我们这些小辈都见过,但只有我叔叔对那幅画格外痴迷。”
“我叔叔是个古董痴,我们一大家子就他对这个感兴趣,从小就抱着各种古书啃,我曾祖母就曾经说我叔叔最像她父亲,研究古董文物时的眼神气态都一模一样。”
“我叔叔曾经向我曾祖母讨要过那幅画,可曾祖母不同意,我叔叔为此生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闷气,后来他就自己自学了书法临摹,在我曾祖母决定把画交上去之前,他自己私底下也偷偷临摹了好几幅。”
“要论对这幅古画感情深不深,我觉得曾祖母绝对是比不得我叔叔的,曾祖母是将这画视作了对父亲兄长的情感寄托,但我叔叔却是真的单纯爱这幅画,但那也没辙,我曾祖母后来还是下定了决心把画给交上去,为了这个,我叔叔郁郁不振颓废了好几年。”
听到这儿,余承阳几个顿时明白了。
以陆掌柜对那幅临摹作品的痴迷程度,如今真迹出现了,陆俞两家辛苦折腾几十年保护的那幅临摹画作就成了多余的,估计陆掌柜觉得陆家把临摹画作交给国家的这个事儿有点多此一举了,心里面憋屈难受也再正常不过了。
但不管怎么说,俞家当年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几□□时期不忘初心,护着那幅画的行为仍然是令人钦佩的。
虽然俞家没能在这个事情上得了什么好下场这一点让人唏嘘,但换个角度思考,若是没有敖丙碰上老和尚那一出,没能寻找到这幅《金山胜迹图》真迹,那俞家留下的那幅临摹作品,可能就是国内唯一能作为原型参考的资料了,这对于国人研究欣赏唐寅的作品,绝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敖丙这边在听到余承阳说起俞陆两家跟《金山胜迹图》的渊源之后,也很是意外,当年《金山胜迹图》在俞老先生手里是如何遗失的,真相已经不可考了,但俞陆两家为了这幅古画后来所做的努力却并非完全无意义的,他想了想,决定等把这幅画交上去后,一定要把这其中隐藏的这些故事写出来,让后人记住这些默默付出的朴实老百姓,至少不能让俞陆两家在这件事上付出这么多最后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敖丙还想找陆掌柜聊几句开导开导,甚至想着要不要回国之后先不急着上交,把这画给陆掌柜亲眼看一看,也算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