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李县令能说出这番话,已经足以证明你对太子殿下的忠心了。
以后我们两人同为太子殿下效力,就应该抛弃前嫌,团结一致,为太子殿下好好办事为重。”
李昌宪听了张泽的话后,点了点头,表示很是认同他所说的话。
“请张大人说一下,下官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得上太子殿下?”
张泽微笑着说:“李县令不必紧张,太子殿下并没有要你现在做什么,况且太子殿下还未登大宝,有些事情做与不做,其实都不是那么重要。
只要李县令把万陵县治理好,训练出一支精兵出来,我想就不会辜负太子殿子的信任了。”
李昌宪想了想,的确是这样,老皇帝还在位上,太子殿子现在还处于蛰伏状态,不易大张旗鼓地做动作。
看到李昌宪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张泽很满意,但是一想到太子殿下身边的一些人,让他感到无奈至极。
很多人都是尸位素餐之辈,没意识到太子殿下身份的尴尬之处,更不懂得太子殿下所做的一番苦心。
开始他向太子殿下推荐李昌宪时,被人耻笑,说什么闲话的都有,谁也没有对李昌宪看上眼,还说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县令,能有什么大作为?
何况李昌宪的秀才身份更让人看不起,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被推荐太子殿子?
正当他为得不到太子殿下的信任而感到沮丧时,万陵县在岭南府外一战的消息传到京城,让他再次振奋起来,重新向太子殿下推荐了李昌宪。
这一次太子殿下同意了张泽的观点,答应吸纳李昌宪为己所用。
不说李昌宪对经济上的治理能力,就是李昌宪能掌握一支精兵,就能让太子殿下对李昌宪另眼相待了。
相对于二皇子和三皇子,太子殿子最缺的就是在朝堂外部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让他在朝廷内的呼声一直不是很强,而朝中的很多大臣更青睐于在外就藩的二皇子和三皇子。
“我这次来,太子殿下托我给李县令带来了五十万两银子,让李县令在万陵县好好练兵,希望万陵县的精兵以后能替太子殿下分忧解难。”
李昌宪感到有点为难,今天刚做出精简万陵县官兵的决定,这边太子殿下却要自己再次扩军,多多练兵。
而且这五十万两银子也不够呀,难道太子殿下不知道维持一支精兵,而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多么惊人吗?
以万陵县的一县之力如何支撑如此大的消耗?
张泽看到李昌宪在犹豫,也知道他想说什么,于是给他解释道:“太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