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而是使更新的速度加快。
朱由检前世作为一个受某主体思想教育而根深蒂固的学子,自然最基本的习惯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正所谓摸着石头过河,他现在做的便是务实地让自己背后的南方集团能最终战胜整个北方集团。
以务实的观点看,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帝国统治的民心支持率,还是民族意识方面,自己所代表的南方集团都是可以战胜北方集团的,只不过是官僚体系因为数百年积累而有些臃肿腐化不及新政权充满生机而已,但也至少可以和北方集团打个平局,再出现一个南宋王朝就是。
只要出现一个南宋一样的南明,大明依旧还有机会在南方发生蜕变。
历史上的南宋是因为在金之后又遇到了个元,其命运不可谓不悲催,而今如果大明再以南明之方式存续百年的话,朱由检就不相信还会出现继清王朝之后的又一个游牧政权。
即便出现,为汉人政权再争百年契机也是很划算的,若历史再让清代明,他那时已经作古,自然也没有办法。
但至少只要朱由检还活着,就不会让大明停止一日的改变。
朱由检一拉缰绳,麾下的战马停在了近卫军第二军的校场上。
眼下正是风云变幻之时,他作为帝王虽无暇去前线运筹帷幄,但在后方自然也不能一直待在深宫,他作为皇帝也要开始练习弓马,操练火器,既是强健身体也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做准备。
近卫军第二军校场乃原南京京营校场,面积自然不小,如今朱由检不是待在乾清宫便是待在这里,与近卫军的军官近距离接触。
大明的近卫军第一二三军是以庶民与士子组成的军事集团,符合朱由检由知识分子领导由底层民众为主要力量的观念,以近卫寓意天子亲军,以此纠正好男不当兵的错误观念,增强军人荣誉感,汉兵之强大是因为从兵者必为良家子,而如今清军强,也因满清八旗的军官和主要骑兵大都为贵族,朱由检让大量士子充实军队的深意便在于此。
尽管因照顾北方士子南迁可能时间上有所不够的缘故,崇祯十八年的恩科一再推迟了日期,但到现在,会试还是已宣告结束。
朱由检为鼓励天下士子投笔从戎,之前已发布谕旨,从军之士子仍旧可以参加恩科会试。
因而,除近卫军第一兵团作战与部分士子已经不以功名外念外,近卫军中还是有不少士子参加了会试,特别是现驻于南京京畿的近卫军第二军。
崇祯帝朱由检甚至还亲自给近卫军第二军的应试举子举行了壮行宴,以此表示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