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吆喝拉客,展示货品。
酒楼酒肆,青楼勾栏,一反多日低迷压抑的气氛,突然宾客爆满,沉抑许久的生意一天之内便兴隆起来。
满城的百姓都在庆祝欢呼胜利,真定城飞快恢复了以往的勃勃生机。
郡王府内,李清臣兴冲冲地赶来,见面就大笑。
“哈哈!殿下虎威,大宋之幸也!下官恭贺殿下为社稷再立新功。”
赵孝骞苦笑着对许将道:“这货每次来我家,总是赶上饭点,一次两次我以为还是巧合,后来慢慢确定了,这货就是找尽各种理由来我家蹭饭的。”
然后赵孝骞介绍许将与李清臣认识,其实并不需要介绍,两人早就认识了。
说起来李清臣的资格比许将还老,李清臣是皇祐五年的进士,比许将中状元早了十年,当年的李清臣也曾风光过,他被欧阳修推荐为同知太常礼院,后来还修过国史,为官家注过起居录。
只不过相比平步青云的许将,李清臣的仕途便坎坷了许多,官场上沉浮多年,总会遇到莫名其妙的横祸或是连坐。
如今许将都已是枢密院副使了,资格更老的李清臣却还只是真定府判官,两者的地位相差甚远。
许将与李清臣也算是相识多年,当初同在汴京为官,不过关系算不得亲密,二人多年不见,又是一番寒暄,赵孝骞吩咐府中准备酒宴。
难得的大胜,作为主帅,自然要庆贺一下的。
“老李,回头从府库里拨一笔钱出来,买些牛羊猪肉和好酒,派人送去拒马河大营,用来犒赏三军。”赵孝骞突然道。
正与许将相谈甚欢的李清臣动作一滞,搁下酒杯苦笑道:“殿下也是带兵多年的人了,这点规矩为何不懂?”
“军中的耗用,自有军中开支,除非官家和政事堂的公函,否则禁军是不能动用地方官府的钱的。”
“殿下欲犒赏三军,下官深表赞同,但规矩是规矩,这笔钱真定府库不能出。”
赵孝骞眯起了眼:“我说话不管用了是吧?我还兼任着真定知府,是你的顶头上司,问你要钱还抠抠搜搜的。”
李清臣板着脸道:“天大的官儿也要守规矩,真定府库的钱早有了安排,没有多余的支出预算,犒赏数万将士开支不小,真定府出不起。”
赵孝骞不高兴了:“哎?你这货……”
话没说完,许将见二人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慌忙出来打圆场:“二位莫吵,伤了和气,犒赏三军当然是必须的,邦直守规矩更没错,子安若欲拨出钱粮不难,老夫给汴京度支司要一笔钱粮出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