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点的发扬地之一,很多女孩子都是会制作糕点的,尤其是米糕,糖糕一类的,因此苏州菜多半都带有甜味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大概就是问他在施南住不住得惯,顺带把大家一起动手制作的米糕托人寄送过来了,聊表心意。
最后还有一句附注:早点回来,家母开始催婚了云云。
贾蓉看到这里,不禁嘴角一扯,没想到邢大娘对他们俩之间的事情还这么上心啊。
不过话说回来,按照原着的安排,贾蓉从出场时就已经是“成婚”的状态了,至少没人怀疑他“成婚”的来历不明。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么一算,原着里后来还“续娶”了一个妻子胡氏,但是文中的描写不多,后面也不再出场了。
秦可卿死后,贾蓉又娶了一个妻子,叫胡氏。
但是曹雪芹又给她改了姓氏,姓许,不知为何。
但是,贾珍曾对付过秦可卿,那么,他对这个新儿媳,有没有打过歪主意呢?
贾蓉续娶之妻姓氏,在第五十八回中轻飘飘地描写了一两句,而与后来高鹗续写的第九十二回前后矛盾,承张爱玲的好眼力,点出前者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其中那个许指的就是贾蓉妻。
全世界大概只有张爱玲发现和注意了那个字,多半读者不是一眼毫无想法地扫过去,连续书者都没注意,所以贾蓉妻娘家在后面的补述才会姓胡。
书中原无贾蓉续娶的情节,邢王尤许那句是删去元妃之死的遗留,标记在第五十八回回首。许字确是如此,这样排列,细想指的不可能是贾蓉妻以外的人,这位许氏或者胡氏,在书中没有任何事故,仅在家族场合被点名,而总是以贾蓉之妻、贾蓉媳妇来称呼,原着明言许姓仅有这么一次轻飘飘地出现,后面都不再出场了。
贾蓉出京避祸前倒是打听了一圈,确实是有一家从大同迁来神京城安居的许氏家族,祖上出过三任文举人,算是个“书香门第”。
但是他们家的几个女娃子,如今年龄最大的那个才九岁啊这跟自己的年龄可远远对不上。
除此之外,神京城的权贵和富户阶层里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个许氏存在了。
那么这个许氏很有可能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儿,类似尤氏,佩凤偕鸾等人的过往地位,过去都是小门小户人家出来的。
比起秦可卿来说,那身份地位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
也难怪文中有人感叹,宁国府越混越不行了。
这娶的妻子都跟自己这个阶层的对不上,哪还能有更好的前途?
贾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