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接济。她有困难从不向人张口,一次竟拿棉衣当了几吊钱作盘缠,谁知当棉衣的“恒舒典”竟是薛家开的,宝钗得知后就和她开玩笑说“人没过来,衣裳先过来了”(第57回)。
邢岫烟这个人在红楼里只可算是点缀的人物,但个性很鲜明,连一个近乎随意加上的人物形象都能如此饱满,可见曹老先生的功底的确了得。
岫烟是邢夫人的亲戚,有这么个亲戚,又幸又不幸。幸者,因为她才有缘结识大观园里那群出类拔萃的女儿们;不幸者——其实有这么个亲戚谁都会感到不幸的,不独岫烟而已,譬如说迎春吧,生母早逝,从小养在荣国府,按理来说,邢夫人从小养她到大,就算不是亲生的,也应有很深的感情了,连王夫人在看到迎春被孙家的虐待后也难过得落泪。
但邢夫人偏偏不是,这人好像是铁打的心,就一昧贪图荣华富贵,帮她的恶棍丈夫胡作非为,自己的亲人倒好像和自己一无关系,她那时教训迎春时竟然说:“……探丫头是姨娘养的,你娘不比她强十倍?按理说你应比她强十倍才是,你竟不及她的一半!……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这句话亏她说得出口!(此情节出自第73回)
其实谁都能看出,她疼岫烟并非出于真心,只是亲戚情分照料一下而已。不过岫烟这种性格的人倒不会有什么想法,与其说是懦弱,不如说是一种涵养吧!邢岫烟的形象是很突出的,但由于红楼梦里出众的女儿太多,她们的光辉大大盖过了她,所以一直没引起太多的关注。在芦雪庵起诗社时,一句“浓淡由他冰雪中”准确而文雅地为我们定位了岫烟的形象。岫烟很像迎春,为了打发怕硬欺软的妈妈们,把自己的棉衣都当了;后来又任凭家人将她嫁给薛蝌。
不过这段命运可比迎丫头好得多了,薛蝌很老实,至少不会对她施以拳脚,而且嫁到宝钗家,我们的宝姑娘自然不会疏远她,也算是幸福了。岫烟的突出形象就在于她对生活对命运的态度。黛玉是迷惘和反抗,宝钗是争取又妥协,湘云是“香梦沉酣”,惜春是悲观绝望,青春出家……岫烟只是任由他去,任其自然,她与世无争,不会像探春那样出类拔萃,也没有宝黛的满腹才华。刚才提到她像迎春,但真的是迎春这一类人吗?非也。
宝玉生日时曾收到妙玉的一张帖子,正愁无从回帖,可巧遇上了岫烟。得知岫烟与妙玉有交情时,宝玉曾说:“妙玉为人孤高,凡事皆不入她眼,原来她推崇姐姐!可见姐姐不是我们这一类的人………难怪姐姐举止言谈如野鹤闲云……”
我们的宝二爷对任何女子都会加以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