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袁尚坐在王府正堂的主位,脸色铁青的捏着一封书信。
最近这段时间袁尚过得很不好,大概是有生以来最悲催的一段日子了。
父王袁绍起倾国之兵出征大楚,将监国之权交给了袁尚。
袁尚本来以为自己能出色的完成袁绍交待的任务,再稳稳当当的坐上世子之位。
结果突如其来的一连串打击,把他的计划全毁了。
先是袁谭不尊号令,紧接着跟自己合作的黑山军又掉过头来抢自己的军粮。
军粮尽丧,让前线的联军大败亏输,连袁尚的父王袁绍都成了大楚的阶下囚。
就在袁尚打算寻谋主文攸商议对策的时候,这位他最为倚重的文先生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袁尚沉声对众人问道:
“诸位先生,父王在书信上说让我归降楚国。
你们说吾是该应还是不该应?”
许林是坚定的反楚派,听袁尚问起,连忙起身道:
“袁术奸诈,最擅蛊惑人心。
这封书信一定是假的!
目的就是要兵不血刃的夺下大燕!
现在大王已经陷在楚营了,殿下难道也想束手就擒吗?”
听了许林的话,袁尚不由得点了点头。
虽然这封书信写的情真意切,也确实是父王袁绍的笔迹。
可是深知袁绍性格的袁尚,还是不认为自家老爹下这种决定。
况且就算这封信是父王亲笔所写,那又能如何呢?
现在执掌大燕权柄的可是他袁尚!
只要能收拾了袁谭,整合四州,他袁尚就是大燕当之无愧的王。
这可比归降楚国对他更有吸引力。
逢纪、审荣等谋臣也难得的对许林附议。
他们这些人都是河北的世家大族。
一旦袁术入主大燕,就会收回他们的土地和隐匿的人口,还要开科举。
这些都是河北士族无法容忍的,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们也不会劝袁尚投降。
确定了拒绝降楚的提议,袁尚又对众人问道:
“眼下我大燕内忧外患,诸位觉得吾该如何处理?”
一众谋士闻言眉头紧锁,一时间拿不出什么好的计策。
他们只知道不能投降大楚,至于如何应对大楚的威胁…
袁绍率领七十万大军都办不到,他们就能办到吗?
袁尚环视众人,颇为失望的说道:
“若有文先生在此,断不会如此一筹莫展。”
老臣逢纪声音沙哑的说道:
“殿下此时还当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