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大全 > 都市言情 > 大明第一臣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4 / 5)

笔烂账,说不清楚的。

试想一下,正常的流程,太医院需要药材,向户部行文,获得批准,然后太医院拿着钱去产地采购,列入一年的部门支出预算,也就是了。

可是到了大明朝,这事情就诡异了。

太医院却药材,跟礼部商议,礼部向地方行文,然后把事情交给了地方的粮长,让他们给礼部送药材银两。

从地方上千里迢迢,送去进城,交给礼部,转给太医院……这一路上,人吃马喂,银钱火耗,上下打点疏通,一层一层转交……这中间的耗费相当惊人。

而且是每一个衙门,每一项税收,都要经历这么一番折腾。

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粮长们都撑不住了,争相逃避差役,各地频频拖欠税赋,有的地方能拖欠好几十年不交,上面也是无可奈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复杂,但是不可否认,从最初财税体系的设计,就能看出端倪。

历史上的老朱的确对财税体系的理解浅薄了……他以为利用粮长征税,解送税赋,能避免官吏盘剥压榨。

而且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只要他一道旨意下去,哪里缺少多少东西,就让粮长送过去,也就是了。

从洪武朝的对外用兵来看,在老朱的精心打理下,财税体系尚且能够高效运转。

可是随着老朱驾崩,后来的皇帝,既没有朱元璋的勤政,也没有老朱的威望。

各种弊病迅速出现……所有官吏,凡是能插上手的,都狠命盘剥,利用各种火耗名目,压榨下面。

承受不住无数个衙门,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粮长们,索性撂挑子了。

爷不干了!

地方衙门也越来越多留存财赋,用来应付自己的开支,而拒绝上缴朝廷。

说了这么多,大明朝财政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总收总支的体系。

“主公,旨意所至,乃是君王之威,财赋所至,乃是君王之福。主公只有把财税大权,捏在手里,才能真正威福自专,乾纲独断!收上来,发出去,才是完整行驶君王大权……这个畜物能有如此见识,还真是挺难得!”张希孟还略有那么一点欣赏王环,当然,也仅仅是一点点。

朱元璋咬了咬牙,怒火三千丈,从一个俸禄,引出财权分配,朱元璋又是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此畜物虽然有些见解,但他居心叵测,想要靠着漏洞,大发利市,更行贿胁迫咱的重臣,如此狂徒,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来人,把王氏全族,都给咱抄了!”

最新小说: 让你养老婆,没让你养BOSS 梦回1983渔猎人生 高武:变身破碎的她,靠加点变强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全职法师:曹魏之志,镇魂街之王 我,废物,却与最美女总裁同居 娱乐:导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全职法师:星之圣剑使,斩尽邪祟 我有亿万反派大佬,镇压一切主角 高考觉醒失败?反手合体帝皇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