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这般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去。
反正这世上也没什么她在乎的人了,唯独有一个明若。
她的女儿。
如今教养在太后那里,确实是好。
可就怕有一日外藩来求亲,她可就是最合适不过的和亲对象了。
并不是每一个和亲的公主都能如宇文婕那般幸运的。
倘若嫁的不如意,岂不是一辈子都要毁了?
想到这里,林贵妃就不停的盘算着,一定要在自己死之前,将明若公主的婚事给安排好。
这样,即便是她闭眼了,在地底下也能安心些。
于是,就将主意打在了给皇子们选陪读的事情上。
翻过年来,二皇子和三皇子也是时候选陪读了。
而这些陪读中,大多都是同年龄段里头的佼佼者。
不但要家世好,模样俊,还要脑子灵活,对皇子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若是能在其中,挑一个合适的,召为驸马。
林贵妃才能放心下来。
于是开口便问道。
“本宫让你去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
沁柳点点头。
“宜妃娘娘昨儿就让名单上的少爷公子哥们进宫来了,共有六名。都是咱们大魏最好的外臣儿郎,如今与二皇子,三皇子一同进学,一同练习骑射的,说是三个月后就定人选了。”
“嗯,好事好事,你将名单拿来本宫瞧瞧。”
“是。”
宜妃这两年虽然势弱了下来,但从前也是有些荣光时候的。
因此名单拿到手上一看,立刻就快速思考起来。
这皇子陪读,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
同样,能被选上皇子陪读,也意味着他身后家族的站队。
二皇子的母族是新起之秀,得皇帝青睐有加。
三皇子的母族则是老牌世家,手握绝对的重权。
这种队伍可不好站,毕竟一旦站定了,那日后想要再反水,也是不能够的了。
因此,六家公子哥倒是入宫了。
可里头,却不是人人都想要被选上做皇子陪读的。
这里面,林贵妃最看好的有两人。
分别是忠勇侯府的三公子房元斌和内阁曾学士的嫡次子曾孔厚。
这二人年纪都是十一二岁的样子,不但家世十分拿得出手,文韬武略也不在话下。
尤其是曾学士之子曾孔厚。
听闻十岁的时候就成了国子监的荣誉弟子。
要知道,这名誉可难拿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