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一大堆零件,鹤嘴锄,陈旧的大水壶,还有几个老款式的氧气罩,塑料头盔,探照灯,各种缠绕在一起的登山绳索……
“老爷子,这是下井的装备啊?”刘子江拿起鹤嘴锄笑着说。
欧阳修叼着廉价的香烟抽着,“别看这东西古老,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下午等雨小一些,咱们去荫城县里,买一些硬货。”
午饭过后,四个人开车前往荫城,外面雨水依旧,地面难行,加上主干道路还在修补,车辆行驶起来很是困难。
平常只需要十几分钟的道路,这次直接行驶了一个小时。
到达荫城之后,老爷子指路,车辆来到五金建材市场,在这里购买了全新的头顶矿灯,各种型号的电钻以及携带电池。
各种装备购买齐全,老爷子又买了几十米的粗电缆,也就是刘子江奔驰越野车的后备箱大一些,寻常车辆还真装不下。
除了用的装备,还购买了一些吃的喝的,各种东西准备完毕之后,车辆返回了铁瓦村。
等雨水停了,太阳出来又晒了两天,刘子江等人才准备下井!
大窑乡铁矿厂由于已经撤离,各种机器设备能拉走的都拉走了,下井本来用的电梯也都带走,四个人只能借助手动升降梯一点点下去。
下到十几米的位置,欧阳修老爷子指着一处空旷的地方,“这里是个天然冰箱,我的几十坛老酒就放在这里。”
温度一般是随着位置的降低而降低,不过一旦到了地下几百米或者上千米的位置,情况就不同了,那里的温度由于地心温度反而会升高。
大窑乡铁矿厂的这个矿井位置并不太深,这也受限于当年的技术,只有三百多米。
随着不断往下,光线暗淡,伸手不见五指,老爷子将矿灯打开,这种led的矿灯不但省电而且亮度很高,周围十几米亮如白昼。
老爷子查看着顺着矿井下来的电缆线,“咱们到了地下,光凭借电钻还是不行,必须用下面的防爆大钻头。我记得有一段电缆断了,应该快了。”
升降梯缓慢下降,很快就发现了电缆断开的位置,老爷子将升降梯里面的电缆线拿出来,在刘子江的配合帮助下,两人一起将电缆连接起来。
“矿井多年未通风了,为了以防万一,现在把氧气罩带上。”欧阳修说。
在这里刘子江等人都没有经验,欧阳修老爷子是权威,三人都跟着欧阳修将氧气罩带上,随后一路继续向下。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终于看见了一片宽阔的平地,“到了。”欧阳修老爷子说。
四人先后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