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文武不堪,现在说这句话,不过只是一份不现实的憧憬而已。
“哈哈。。。我既不是文,也不是武,只是个太监。”童贯大笑说了这么一句,显出心中似乎有那么一点坦荡。
郑智连忙转头想了一番,是不是这童相公以为自己说他贪财?又道:“相公为国,满朝文武皆不如也,一战鼎定西北,大宋至今一百五十年,相公功勋已然居。”
童贯笑笑不语,只是与郑智对视一眼,回头慢慢赶路。
不得片刻,童贯又回身来问:“郑智,你说有没有太监能名垂青史?”
人生在世,不过名利,对于童贯来说,利不过是钱,放在几年前还求之不得,如今不过信手拈来,如今有了这一番功勋,也就该追求名了。名垂青史,这份奢望,也是敢想的时候。
“相公,为何不可?古往今来,有很多。。。”郑智说道这里却是停住了,本来还有举几个例子,却是举不出来,不知是怪自己读书少了点,还是这太监见与传世史书的,似乎真没有什么好名声。
“哈哈。。。没有吧,太监从来都是祸国殃民,赵高,张让,祸国之辈尔。”童贯笑笑道,虽然如此说,却是也升起一番憧憬。
“有,相公,真有一人,司马迁。”郑智急着找一个先例,本想说高力士,却是这高力士虽然见于史书,虽然被称为“贤宦”,却也不是有大功劳大名气之人。忽然想到写《史记》的司马迁,似乎也是一个阉人。
显然郑智是真做不好拍马屁的事情。便是这句话说完,郑智自己都后悔了。
果然童贯大笑道:“司马迁?哈哈。。。司马迁只是后来受了宫刑,非宦官内侍。”
说完童贯又回身打马赶路,话题说出也就到这里了,宦官自古没有一个以功名于史的。
只留郑智一脸窘迫,一个有理想的太监,倒是让人尴尬。
上辈子童贯倒是名垂青史了,不过也是遗臭万年,史书记载,功勋虽有,却是祸国更甚,还一心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铸就绝世功勋。虽然用钱买回来了,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名声。
最终也是被皇帝派人按在路边一刀砍了。
走得七八日,京兆府在望,一路之上,便是这凤翔府童贯都直接绕过,也是落个清净,不想再去应付百里送别童相公的戏码。
京兆府本是永兴军路治下,却是因为这西北战事,粮草转运,也受了童贯节制。
这京兆府,童贯还是要走一趟的,毕竟不是行军,总要修整一番,也让众多士卒们轻松一下。直接也清闲片刻,京兆府还有那自古下来的长